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32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680540.2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构造成连接于第一电缆;壳体,该壳体具有构造成平行容纳第一端子的端子容纳筒部,端子容纳部设置在端子容纳筒部之间;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构造成连接于第二电缆,并且容纳在端子容纳部中;和紧固件,该紧固件构造成将连接于第一电缆的端部的端子金属配件紧固并固定于从一对端子容纳筒部的后端突出的第一端子。端子金属配件通过紧固件从与第一端子的轴向相交的方向上固定于第一端子的侧面,该侧面与第一端子的互相面对的面相反。

    车辆连接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8093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1088709.0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包括:连接器壳体(10),其包括与配对连接器装配的连接器装配室(13),其中端子(25)以突出状态布置在连接器装配室(13)中;后外壳(20),其通过介由密封件(28)在中间而组装于连接器壳体(10);排水通道(18、19),其设置在连接器壳体(10)中,允许已经进入连接器壳体(10)的前侧的水流到后外壳(20)的内部;排水口(29),其设置在后外壳(20)中;端子容纳部(14A、15B),其在连接器装配室(13)中保持突出状态的端子(25),并且具有在后外壳(20)的后侧的开口部;和O形环(23),其插置在端子容纳部(14A、15B)的在后外壳(20)侧的内周面与端子(25)的外周面之间。

    车辆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80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088709.0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包括:连接器壳体(10),其包括与配对连接器装配的连接器装配室(13),其中端子(25)以突出状态布置在连接器装配室(13)中;后外壳(20),其通过介由密封件(28)在中间而组装于连接器壳体(10);排水通道(18、19),其设置在连接器壳体(10)中,允许已经进入连接器壳体(10)的前侧的水流到后外壳(20)的内部;排水口(29),其设置在后外壳(20)中;端子容纳部(14A、15B),其在连接器装配室(13)中保持突出状态的端子(25),并且具有在后外壳(20)的后侧的开口部;和O形环(23),其插置在端子容纳部(14A、15B)的在后外壳(20)侧的内周面与端子(25)的外周面之间。

    充电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010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333064.6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一种充电连接器,包括:形成有端子容纳室的连接器壳体;容纳在端子容纳室中并且具有连接的电缆的端子;保护端子与电缆的连接部位以形成防水区域的防水部件;以及在防水区域的外侧位置直接地接触端子的热敏电阻。

    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3254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677480.9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其被构造为由装接对象支撑;以及端子,其被构造为由壳体支撑,并且该端子被构造为当配对连接器嵌合到连接器时,该端子电连接到配对连接器的配对端子。壳体包括:具有内筒部的本体部,端子组装到内筒部,并且配对连接器的配对壳体能够嵌合到内筒部;以及装接部,具有外筒部的装接部,该外筒部被构造为固定到装接对象,并且内筒部嵌合到外筒部。在嵌合到外筒部的内筒部贯穿外筒部的状态下,本体部组装到装接部。

    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325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677480.9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其被构造为由装接对象支撑;以及端子,其被构造为由壳体支撑,并且该端子被构造为当配对连接器嵌合到连接器时,该端子电连接到配对连接器的配对端子。壳体包括:具有内筒部的本体部,端子组装到内筒部,并且配对连接器的配对壳体能够嵌合到内筒部;以及装接部,具有外筒部的装接部,该外筒部被构造为固定到装接对象,并且内筒部嵌合到外筒部。在嵌合到外筒部的内筒部贯穿外筒部的状态下,本体部组装到装接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