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24373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87026.0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部照明灯,无需用手指直接接触灯玻璃就能够改变照明方向。如果转动灯玻璃前面的翼片,外部玻璃圈一起转动,从而可以不必象现有技术那样用手指直接接触灯玻璃就能调节发光方向。即使灯玻璃的温度较高,也由此可以调节发光方向。由于手指不直接接触灯玻璃,就不会弄脏灯玻璃以致降低其照明度。另外,由于翼片避免了光的漫射,驾驶员或其它乘客就不会受到光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0430642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410087019.0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F21S8/10 , F21V27/00 , B60Q3/06 , F21W101/08
Abstract: 一种内部照明灯10,包括设计部分20,其中灯玻璃54固定在外壳21的玻璃圈22上,外壳21能够连接到设在车辆11内部部件13处的开口13a;布置在内部部件13后表面侧上的功能部分30,它由设计部分20支撑并且具有光源37;凹槽状引导部分26,它用来引导与功能部分30连接的电线W/H,其中夹子25布置在设在引导部分26的壁部26a的槽口部分26b处,并且连接卡住槽口部分26b的壁部26a的前端以跨过槽口部分26b。即,连接位于引导部分26处用于夹子25的槽口部分26b的上部,因此能够避免沿着引导部分26布设的电线W/H从槽口部分26b挤出,并且能够避免由此引起的电线夹卡。另外,通过沿着引导部分26布设电线还能够避免错误地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422630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410087025.6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F21S8/10 , F21V14/00 , B60Q3/06 , F21W101/08
Abstract: 玻璃框元件(52)支撑在固定到车身(11)的主体(30)上,透镜(54)将从光源(37)发射的光线传递到该玻璃框元件(52)。在主体(30)或玻璃框元件(52)之一上形成球面(52a),用于压靠球面(52a)的滑动元件(34)在另一个上形成,因此玻璃框元件(52)可以相对主体(30)的支撑元件(33)旋转,并固定到给定位置。由于本发明的内室照明灯(10)中使用金属板作为滑动元件(34),在相关技术中出现的,由于温度或随时间的损坏而垫圈滑动元件的磨损或性能的改变,而使得光源不能够固定在期望的方向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样,相对使用弹簧或类似物的情况,能够避免由于元件数量增加造成的成本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0529514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410087026.0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F21S8/10 , F21V14/00 , B60Q3/06 , F21W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部照明灯,无需用手指直接接触灯玻璃就能够改变照明方向。如果转动灯玻璃前面的翼片,外部玻璃圈一起转动,从而可以不必象现有技术那样用手指直接接触灯玻璃就能调节发光方向。即使灯玻璃的温度较高,也由此可以调节发光方向。由于手指不直接接触灯玻璃,就不会弄脏灯玻璃以致降低其照明度。另外,由于翼片避免了光的漫射,驾驶员或其它乘客就不会受到光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0445633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410087028.X
申请日:2004-10-22
Abstract: 内室照明灯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11上的灯体30,和可以在安装于灯体30上的支撑部分33上被有角度移动地支撑的灯50,并具有能够传播来自光源37的光束的透镜54。灯50包括第一玻璃框52,可在支撑体33上被有角度移动地支撑,和第二玻璃框53,其可以保持透镜54,安装在第一玻璃框52上。第二玻璃框53有一个反射面53,可以接收和反射通过透镜54的传播光线,此反射面设计成低反射率。由此,通过反射面55反射的光线不耀眼,通过车内后视镜进入司机视线的光束不耀眼,因此不影响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624372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87017.1
申请日:2004-10-22
Abstract: 当玻璃框部分52转过一个角度以调整照明方向时,透镜54和反射板40随之有角度地转动,但是灯泡37由于是固定在灯体30上而不随之有角度地转动,从而使连接在灯泡37上的束线W/H不会发生扭转。因此,避免了传统结构中在调整照明方向时由于束线W/H的扭转而使束线W/H导线扭断的问题。除此之外,透镜54和反射板40可以同步有角度地转动,从而使反射板40上的反射光总是照射到透镜54的一个预定部分。因此,从灯泡37发射的光束可以有效地照射在需要照明的物体上。在反射板40上有一个凹口41,从而便利了灯泡37和反射板40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609506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87028.X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内室照明灯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11上的灯体30,和可以在安装于灯体30上的支撑部分33上被有角度移动地支撑的灯50,并具有能够传播来自光源37的光束的透镜54。灯50包括第一玻璃框52,可在支撑体33上被有角度移动地支撑,和第二玻璃框53,其可以保持透镜54,安装在第一玻璃框52上。第二玻璃框53有一个反射面53,可以接收和反射通过透镜54的传播光线,此反射面设计成低反射率。由此,通过反射面55反射的光线不耀眼,通过车内后视镜进入司机视线的光束不耀眼,因此不影响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609505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87025.6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玻璃框元件(52)支撑在固定到车身(11)的主体(30)上,透镜(54)将从光源(37)发射的光线传递到该玻璃框元件(52)。在主体(30)或玻璃框元件(52)之一上形成球面(52a),用于压靠球面(52a)的滑动元件(34)在另一个上形成,因此玻璃框元件(52)可以相对主体(30)的支撑元件(33)旋转,并固定到给定位置。由于本发明的内室照明灯(10)中使用金属板作为滑动元件(34),在相关技术中出现的,由于温度或随时间的损坏而垫圈滑动元件的磨损或性能的改变,而使得光源不能够固定在期望的方向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样,相对使用弹簧或类似物的情况,能够避免由于元件数量增加造成的成本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609504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87019.0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内部照明灯10,包括设计部分20,其中灯玻璃54固定在外壳21的玻璃圈22上,外壳21能够连接到设在车辆11内部部件13处的开口13a;布置在内部部件13后表面侧上的功能部分30,它由设计部分20支撑并且具有光源37;凹槽状引导部分26,它用来引导与功能部分30连接的电线W/H,其中夹子25布置在设在引导部分26的壁部26a的槽口部分26b处,并且连接卡住槽口部分26b的壁部26a的前端以跨过槽口部分26b。即,连接位于引导部分26处用于夹子25的槽口部分26b的上部,因此能够避免沿着引导部分26布设的电线W/H从槽口部分26b挤出,并且能够避免由此引起的电线夹卡。另外,通过沿着引导部分26布设电线还能够避免错误地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520158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410087017.1
申请日:2004-10-22
IPC: F21S8/10 , F21V14/00 , B60Q3/06 , F21W101/08
Abstract: 当玻璃框部分52转过一个角度以调整照明方向时,透镜54和反射板40随之有角度地转动,但是灯泡37由于是固定在灯体30上而不随之有角度地转动,从而使连接在灯泡37上的束线W/H不会发生扭转。因此,避免了传统结构中在调整照明方向时由于束线W/H的扭转而使束线W/H导线扭断的问题。除此之外,透镜54和反射板40可以同步有角度地转动,从而使反射板40上的反射光总是照射到透镜54的一个预定部分。因此,从灯泡37发射的光束可以有效地照射在需要照明的物体上。在反射板40上有一个凹口41,从而便利了灯泡37和反射板40的安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