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端子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1164098.X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H01R4/188 H01R13/114 H01R13/5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上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第3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能在压接加工时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滑动的区域、且在压接加工完成后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第1槽部,填充有随着压接加工而被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刮掉的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的、未完全刮掉而残留的一部分,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

    压接端子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1144585.X

    申请日:2016-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H01R4/188 H01R13/114 H01R13/5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包括端子金属件(10)和第2止水部(25),端子金属件具有与对方侧端子电气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和利用压接加工与载置在内壁面侧的电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第2止水部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能够在电线的末端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到电线连接部与芯线之间的第2止水区域,电线连接部具有芯线压接部,其通过在压接加工时将第1和第2筒片部分别卷绕到电线的端部,从而被压接到电线的末端的芯线,芯线压接部的内壁面在比载置的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具有突出部,使伴随压接加工而在轴线方向伸长的芯线的末端位置卡止。

    压接端子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4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1158758.3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21),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22),其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及第3止水区域(23),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与完成压接加工后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填充有所粘贴的止水部件的一部分的第1槽部,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第1槽部形成为在压接加工时第1筒片部不会卡挂的形状。

    压接端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144585.X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包括端子金属件(10)和第2止水部(25),端子金属件具有与对方侧端子电气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和利用压接加工与载置在内壁面侧的电线的端部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第2止水部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能够在电线的末端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到电线连接部与芯线之间的第2止水区域,电线连接部具有芯线压接部,其通过在压接加工时将第1和第2筒片部分别卷绕到电线的端部,从而被压接到电线的末端的芯线,芯线压接部的内壁面在比载置的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具有突出部,使伴随压接加工而在轴线方向伸长的芯线的末端位置卡止。

    压接端子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58758.3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21),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22),其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及第3止水区域(23),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与完成压接加工后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填充有所粘贴的止水部件的一部分的第1槽部,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第1槽部形成为在压接加工时第1筒片部不会卡挂的形状。

    压接端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64098.X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上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第3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能在压接加工时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滑动的区域、且在压接加工完成后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第1槽部,填充有随着压接加工而被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刮掉的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的、未完全刮掉而残留的一部分,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

    线束以及制造线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13220A

    公开(公告)日:2004-07-14

    申请号:CN02811286.5

    申请日:2002-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20 H01R4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和一种制造这种线束的方法,它们能够降低组装成本。所述线束包括:一个绝缘壳体(3),该绝缘壳体(3)具有平行设置在其底板(11)上的分隔壁(12);一个盖体(2),该盖体(2)能够固定绝缘壳体(3);多个分别沿着每个分隔壁(12)排布的机械触头(15)和卷接触头(16);以及多个与机械触头(15)和卷接触头(16)连接的电线(103)。所述线束通过进行下述制造步骤而制得:机械触头插入步骤,其中机械触头(15)被分别排布在分隔壁(12)之间;机械连接步骤,其中电线(103)被分别与机械触头(15)连接;卷接步骤,其中在电线与卷接触头(16)连接之后,卷接触头(16)被排布在分隔壁(12)之间;以及切割步骤,其中通过切割原料绝缘壳体(13)而形成预定长度的绝缘壳体(3),这些步骤被以任意顺序进行;以及连接器组装步骤,其中绝缘壳体(3)由盖体(2)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