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连接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6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97451.0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将插入力抑制得低并确保保持力。包括:具有阳型连接体(11)的阳端子金属件(10);具有阴型连接体(21)的阴端子金属件(20);以及在它们之间产生保持力的保持结构体(30),保持结构体包括:在区域(A1)配置在阳型连接体与阴型连接体之间,且成为其间的触点的2个第1保持体(31);在区域(A2)配置在阳型连接体与阴型连接体之间,且成为其间的触点的2个第2保持体(32);相对于第2保持体在筒轴方向配置在第1保持体的相反侧,成为阳型连接体与阴端子金属件之间的触点的第3保持体(33),各第1保持体在第1开口(21a)侧,且分别配置在区域(A1a)、(A1b),各第2保持体在第2开口(21b)侧,且分别配置在区域(A2a)、(A2b),第3保持体在筒轴方向观察时,配置为位于各第1保持体之间。

    端子连接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86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797451.0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将插入力抑制得低并确保保持力。包括:具有阳型连接体(11)的阳端子金属件(10);具有阴型连接体(21)的阴端子金属件(20);以及在它们之间产生保持力的保持结构体(30),保持结构体包括:在区域(A1)配置在阳型连接体与阴型连接体之间,且成为其间的触点的2个第1保持体(31);在区域(A2)配置在阳型连接体与阴型连接体之间,且成为其间的触点的2个第2保持体(32);相对于第2保持体在筒轴方向配置在第1保持体的相反侧,成为阳型连接体与阴端子金属件之间的触点的第3保持体(33),各第1保持体在第1开口(21a)侧,且分别配置在区域(A1a)、(A1b),各第2保持体在第2开口(21b)侧,且分别配置在区域(A2a)、(A2b),第3保持体在筒轴方向观察时,配置为位于各第1保持体之间。

    连接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2040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931060.X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阳端子;阴端子,其具有供阳端子插入的筒部;以及弹性部件,其被组装到阴端子的筒部的内部,在阴端子的筒部的内壁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通过在平行于轴心的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第一突起部和两个第二突起部而构成,两个第一突起部设置于如下位置,即:相互成第一夹角地从轴心上的一点延伸并垂直于筒部的轴心的两条直线与筒部的内壁相交的位置,两个第二突起部设置于如下位置,即:相互成第二夹角地从轴心上的一点延伸并垂直于筒部的轴心的两条直线与筒部的内壁相交的位置,弹性部件对插入于筒部的阳端子向多个突起部侧施力。

    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2040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931060.X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87 H01R13/111 H01R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阳端子;阴端子,其具有供阳端子插入的筒部;以及弹性部件,其被组装到阴端子的筒部的内部,在阴端子的筒部的内壁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通过在平行于轴心的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第一突起部和两个第二突起部而构成,两个第一突起部设置于如下位置,即:相互成第一夹角地从轴心上的一点延伸并垂直于筒部的轴心的两条直线与筒部的内壁相交的位置,两个第二突起部设置于如下位置,即:相互成第二夹角地从轴心上的一点延伸并垂直于筒部的轴心的两条直线与筒部的内壁相交的位置,弹性部件对插入于筒部的阳端子向多个突起部侧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