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76154.3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上海朔邑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F2217/80
Abstract: 应用于汽轮机滑压运行的主汽温度耗差修正曲线优化方法,涉及火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及控制领域。为了解决如何获取与机组实际特性相匹配的主汽温度性能修正曲线的问题。通过调节主蒸汽温度的温度值,从而获得各工况下各温度条件下的机组实际运行数据;然后对所有机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一条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拟合曲线和一条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拟合曲线;根据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拟合曲线与机组出厂设置的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曲线,获得优化后的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曲线;根据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拟合曲线与机组出厂设置的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曲线,获得优化后的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曲线。主要应用在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及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1076154.3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08
Abstract: 应用于汽轮机滑压运行的主汽温度耗差修正曲线优化方法,涉及火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及控制领域。为了解决如何获取与机组实际特性相匹配的主汽温度性能修正曲线的问题。通过调节主蒸汽温度的温度值,从而获得各工况下各温度条件下的机组实际运行数据;然后对所有机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一条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拟合曲线和一条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拟合曲线;根据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拟合曲线与机组出厂设置的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曲线,获得优化后的主汽温度‑热耗率修正曲线;根据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拟合曲线与机组出厂设置的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曲线,获得优化后的主汽温度‑负荷修正曲线。主要应用在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及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7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85776.9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汽轮机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属于火电厂汽轮机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汽轮机组滑压优化方法准确率低,且无法进行定量指导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获取相应机组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行数据并进行聚类,从而分割成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数据集;利用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数据集,分别对N个相同的初始机组性能评估模型进行训练,获得适用于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机组性能评估模型;在机组滑压运行期间实时采集当前时刻机组真实运行数据,并结合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机组性能评估模型,计算在每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负荷偏差,取N个负荷偏差中的最小值作为性能退化偏差s,并将其转化为主汽压力控制量ΔPz,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主要用于对机组滑压运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610087.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 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 , 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组运行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汽轮机组运行过程中,计算当前汽轮机组的实时热耗率及平均热耗率,所述平均热耗率为除当前计算的所述实时热耗率之外的已计算实时热耗率的平均值;确定当前计算的所述实时热耗率与所述平均热耗率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汽轮机组的运行性能是否异常。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简单且有效的手段对汽轮机组性能异常进行实时监测,由此提高汽轮机组运行性能异常监测的时效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12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491694.9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330MW亚临界机组汽动给水泵与跳闸电泵联启的控制方法,涉及发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发电机组锅炉水位的控制无法实现正确联锁启动备用电泵,或联锁后备用电泵勺位不能正确进行自动跟踪的问题。本发明在机组主汽流量小于等于660t/h时,联锁启动主备用给水泵,如果在3秒内不能够联启主备用给水泵,联启另一台备用给水泵。在机组主汽流量高于660t/h时,先联锁启动主备用电泵,5s后联锁启动另一台电泵;汽泵故障且只能联锁启动一台电泵时,触发RB降低机组负荷来保证机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966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295789.0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发电厂脱硫系统二氧化硫排放量适应性控制方法,属于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脱硫装置中浆液pH与SO2脱除率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发电厂脱硫系统二氧化硫排放量适应性控制方法,实时监测脱硫系统吸收塔出口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根据实时监测的二氧化硫监测值调整pH设定值,按照pH设定值实时调整pH控制值,将pH控制值输出至吸收塔pH控制器,实现根据pH设定值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适应性控制。本发明用于对脱硫系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530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614725.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自由度运动机构的空间等离子体参数诊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探针阵列、四自由度运动机构和固定框架,其中:所述四自由度运动机构为四轴结构,包括两个X轴、一个Y轴和一个Z轴,每个轴上均设有一个直线运动模块;所述探针阵列安装在四自由度运动机构的Z轴上,并且可绕X轴旋转90度;所述固定框架由焊接固定板、支撑柱、竖直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和基准板组成;所述四自由度运动机构通过X轴的底板固定在基准版上,Y轴固定在X轴的滑块上,Z轴固定在Y轴的滑块上。本发明通过探针阵列和四自由度运动机构的组合,实现了等离子体参数的大尺度、阵列化、多维度诊断,为近地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0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36736.5
申请日:2020-09-08
IPC: G06F9/50 , G06F9/54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技术的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所述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数据交互消息队列集群、交互信息分析系统和实验资源管控系统,实验数据交互消息队列集群用于提供各应用群需要处理的任务数据信息,并交由交互信息分析系统进行处理;交互信息分析系统用于为实验资源管控系统提供硬件资源调配方案和应用群调配方案;实验资源管控系统根据交互信息分析系统提供的硬件资源调配方案和应用群调配方案重新调整配置各应用群所需硬件资源,并向其发布应用调整任务。本发明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快速传递,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数据的时效性,保证了实验的稳定运行,并在此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6687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95789.0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发电厂脱硫系统二氧化硫排放量适应性控制方法,属于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脱硫装置中浆液pH与SO2脱除率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发电厂脱硫系统二氧化硫排放量适应性控制方法,实时监测脱硫系统吸收塔出口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根据实时监测的二氧化硫监测值调整pH设定值,按照pH设定值实时调整pH控制值,将pH控制值输出至吸收塔pH控制器,实现根据pH设定值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适应性控制。本发明用于对脱硫系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936736.5
申请日:2020-09-08
IPC: G06F9/50 , G06F9/54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技术的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所述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数据交互消息队列集群、交互信息分析系统和实验资源管控系统,实验数据交互消息队列集群用于提供各应用群需要处理的任务数据信息,并交由交互信息分析系统进行处理;交互信息分析系统用于为实验资源管控系统提供硬件资源调配方案和应用群调配方案;实验资源管控系统根据交互信息分析系统提供的硬件资源调配方案和应用群调配方案重新调整配置各应用群所需硬件资源,并向其发布应用调整任务。本发明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快速传递,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数据的时效性,保证了实验的稳定运行,并在此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