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脉冲触发铝基含能薄膜的箔汽化焊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1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9767.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电脉冲触发铝基含能薄膜的箔汽化焊接装置,包括箔汽化焊接工装和放电控制系统(4‑1),所述磁脉冲焊接工装包括上基板(1)、下基板(7)以及设于上基板、下基板之间的箔汽化焊接组件;所述铝基含能薄膜为薄形铝材和含能材料的复合结构;在焊接过程中,放电控制系统将高频脉冲电流施加于铝基含能薄膜,以电能使薄形铝材升温气化,铝材气化时触发含能材料的化学能释放,形成电能与化学能的混合释能,释能的冲击力驱动箔汽化焊接组件中的飞板与靶板撞击,使两者完成焊接连接;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箔汽化焊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焊接效果重复性差,焊接范围有限,对电源系统及电路参数要求高等缺点。

    基于磁脉冲焊接-钎焊辅助金属复合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31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22716.3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磁脉冲焊接‑钎焊辅助金属复合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其磁脉冲焊接工装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于两基板之间自上而下设置的线圈组件、钎焊组件和滑动底座组件;滑块底座处设有固定垫板;飞板、靶板分别嵌于固定垫板的顶面和底面处;线圈组件包括设于环氧树脂外壳板内的I形线圈,所述钎焊组件包括置于飞板与靶板之间的薄片形钎料、置于滑块底座内的感应加热线圈;当制备金属复合板时,放电控制系统使电源系统先对I形线圈通电,以电磁力驱动飞板与靶板撞击形成磁脉冲冶金连接,再使感应加热线圈通电以融化飞板与靶板间的钎料,使钎料在飞板与靶板之间形成钎焊连接;本发明大大降低了磁脉冲焊接使用的不确定性,增强界面结合力。

    一种基于电磁脉冲和弹性颗粒介质管-板连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0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310031261.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脉冲和弹性颗粒介质管‑板连接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由电磁脉冲驱动的冲头(13),所述冲头工作时,其冲击方向上顺序设置弹性颗粒介质(15)、隔绝弹性垫(17)、金属板件(16)和金属管件(20);所述弹性颗粒介质置于上凹模(14)的第一通腔内,冲头滑置于上凹模第一通腔上端,管腔下端以隔绝弹性垫与金属板件分隔;所述金属管件的连接端置于下凹模(18)顶部处,冲头冲力经弹性颗粒介质、隔绝弹性垫驱动金属板件冲击金属管件的连接端,使两者连接;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壁管‑板连接过程中受到较大的电磁力容易产生裂纹等不可逆的生产缺陷,以及导电率低的材料感应涡流小导致成形力不足的问题。

    基于磁脉冲焊接-钎焊辅助金属复合板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134563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3085737.1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基于磁脉冲焊接‑钎焊辅助金属复合板的制备装置,其磁脉冲焊接工装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设于两基板之间自上而下设置的线圈组件、钎焊组件和滑动底座组件;滑块底座处设有固定垫板;飞板、靶板分别嵌于固定垫板的顶面和底面处;线圈组件包括设于环氧树脂外壳板内的I形线圈,所述钎焊组件包括置于飞板与靶板之间的薄片形钎料、置于滑块底座内的感应加热线圈;当制备金属复合板时,放电控制系统使电源系统先对I形线圈通电,以电磁力驱动飞板与靶板撞击形成磁脉冲冶金连接,再使感应加热线圈通电以融化飞板与靶板间的钎料,使钎料在飞板与靶板之间形成钎焊连接;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磁脉冲焊接使用的不确定性,增强界面结合力。

    一种基于电磁脉冲和弹性颗粒介质管-板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64556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20067126.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脉冲和弹性颗粒介质管‑板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由电磁脉冲驱动的冲头(13),所述冲头工作时,其冲击方向上顺序设置弹性颗粒介质(15)、隔绝弹性垫(17)、金属板件(16)和金属管件(20);所述弹性颗粒介质置于上凹模(14)的第一通腔内,冲头滑置于上凹模第一通腔上端,管腔下端以隔绝弹性垫与金属板件分隔;所述金属管件的连接端置于下凹模(18)顶部处,冲头冲力经弹性颗粒介质、隔绝弹性垫驱动金属板件冲击金属管件的连接端,使两者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壁管‑板连接过程中受到较大的电磁力容易产生裂纹等不可逆的生产缺陷,以及导电率低的材料感应涡流小导致成形力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