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预打孔卷烟中的通风孔是否被堵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437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391433.7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草制品领域,涉及一种检测预打孔卷烟中的通风孔是否被堵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2)、可选步骤(1‑1)及可选步骤(2‑1):(1‑1)对预打孔卷烟抽吸,收集主流烟气;(1)将主流烟气由烟支吸端通入预打孔卷烟,主流烟气通路与烟支吸端的横截面相当,每一烟支通入主流烟气体积为10~100mL,得处理后烟支;(2‑1)将步骤(1)或步骤(1‑1)至(1)重复一次或多次,得处理后烟支;(2)将步骤(1)或(2‑1)得到烟支的烟用接装纸分离出来,观察通风孔周围颜色;如颜色呈黄色或褐色,则该通风孔未被堵塞,否则,该通风孔已被堵塞。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检测预打孔卷烟中通风孔是否被堵塞。

    一种用于烟草气流干燥的含水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022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85077.2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烟草气流干燥的含水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有三级调节变量,分别为第一级调节变量物料流量,第二级调节变量工艺气流量,第三级调节变量工艺气温度,当干燥后烟草物料含水率超标时,根据需要依次启动第一级调节变量物料流量、第二级调节变量工艺气流量、第三级调节变量工艺气温度,使出口物料含水率满足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含水率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相同的初始含水率脱水时,干燥系统物料含水率反馈调节时间可以缩短40-50秒,干燥后物料含水率标准偏差可降低0.5-1.0%,工艺气温度调节范围可减小2-3℃,产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产品感官质量的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种用于稳定烟丝加香滚筒排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9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476600.0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稳定烟丝加香滚筒排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加香滚筒内的负压控制值;2)获取加香滚筒内的负压检测值;3)根据负压检测值和负压控制值,计算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如果负压检测值比负压控制值小即加大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反之,则减小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确保加香滚筒内的负压检测值与负压控制值一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的动态调整,保证加香滚筒内负压检测值的恒定,大幅度提高了加香滚筒内风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烟丝加香效果及产品烟丝感官质量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稳定烟丝加香滚筒排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933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6600.0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稳定烟丝加香滚筒排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加香滚筒内的负压控制值;2)获取加香滚筒内的负压检测值;3)根据负压检测值和负压控制值,计算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如果负压检测值比负压控制值小即加大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反之,则减小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确保加香滚筒内的负压检测值与负压控制值一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排潮风门阀门的阀位开度的动态调整,保证加香滚筒内负压检测值的恒定,大幅度提高了加香滚筒内风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烟丝加香效果及产品烟丝感官质量的稳定性。

    一种烟丝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77193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1127577.8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及其方法和用途。制备烟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原料烟片进行松散回潮,调整含水率至17~19wt%;(2)对上一步的产物进行切丝,获得原料烟丝;(3)对原料烟丝进行第一次加料,获得含水率为19~20wt%的烟丝;(4)对上一步获得的烟丝进行气流烘丝处理,气流温度为160~180℃,获得含水率为8~10wt%的烟丝;(5)对上一步获得的烟丝进行第二次加料,获得含水率为11~13wt%的烟丝;(6)对上一步获得烟丝进行热风烘丝处理,热风温度为90~110℃,获得含水率7.5~10.5wt%的烟丝。本发明的烟丝具有改善的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