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00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8416.3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文标准化校验系统,包括词库管理模块、公文内容校对模块、公文模板及公文要素校对模块、公文质量考核模块以及公文统计模块;其中,词库管理模块提供校验基础与标准;公文内容校对模块、公文模板及公文要素校对模块根据词库管理模块的提供的校对规则对公文的内容、公文的模板、公文的各要素进行校对;公文质量考核模块、公文统计模块分别对公文内容校对模块、公文模板及公文要素校对模块的校对情况、校对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并统计结果。通过该系统大大提升企业或单位系统公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使公文处理更加严谨、细致。有效的将文字校验技术与公文校验规则相结合,通过办公套件WPS在客户端快捷高效地完成公文校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0830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94869.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隔离环境下异构数据移动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1、在互联网端部署移动邮件服务器,在信息内网端部署邮件代理服务器;2、电子邮件APP在个人移动终端向移动邮件服务器发起请求;3、移动邮件服务器接收请求,采用数据库通讯协议穿透隔离装置向关系型数据库发起请求;4、关系型数据库接收请求,并转发给邮件代理服务器;5、邮件代理服务器接收请求,发给内部邮件信息系统;6、内部邮件信息系统接收请求并处理,处理后将结果返回给邮件代理服务器;7、邮件代理服务器接收到结果并存于关系型数据库;8、移动邮件服务通过关系型数据库接收结果并返回给电子邮件APP。本发明实现强隔离环境下异构数据移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60818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510976897.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7
Abstract: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预防数据灭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保持第一区服务器和第二区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置第一区服务器为对第一区数据可读可写状态、对第二区数据可写状态;以及,置第二区服务器为对第一区数据可写状态、对第二区设备可读可写状态;当检测到第一区服务器发生预定程度以上的数据破坏时,将第二区服务器对第一区数据可写状态置为对第一区数据可读可写状态;或当检测到第二区服务器发生预定程度以上的数据破坏时,将第一区服务器对第二区数据可写状态置为对第二区数据可读可写状态。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速度快、可完整提供业务服务并满足双中心数据一致的协同数据处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03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83969.6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数据异地双读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将用户分为本地分组以及异地分组;步骤S20、在本地和异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分别创建数据库表,并采用奇偶分离策略分别设置主键;步骤S30、用户向业务系统发起读写数据请求,业务系统识别用户所在分组,并根据分组赋予对应的用户权限;步骤S40、用户依据权限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并将读写操作过程中数据库表产生的数据变化日志复制到对端的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异地双活技术的双向复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811383969.6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数据异地双读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将用户分为本地分组以及异地分组;步骤S20、在本地和异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分别创建数据库表,并采用奇偶分离策略分别设置主键;步骤S30、用户向业务系统发起读写数据请求,业务系统识别用户所在分组,并根据分组赋予对应的用户权限;步骤S40、用户依据权限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并将读写操作过程中数据库表产生的数据变化日志复制到对端的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异地双活技术的双向复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2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197169.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强隔离环境数据实时摆渡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数据摆渡服务接收请求,调用数据库存储过程,返回请求结果;所述数据库存储过程发起HTTP请求,调用内部信息系统,获取请求结果,并返回给数据摆渡服务;所述内部信息系统处于强隔离环境;所述数据摆渡服务和数据库通过数据库通信协议交互,所述数据库存储过程和内部信息系统通过HTTP协议交互。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数据摆渡服务调用数据库存储过程,在存储过程中实时发起HTTP请求的机制,达到强隔离环境的实时交互效果。数据摆渡服务可以将请求信息一并传递给存储过程,请求结果通过存储过返回,省去了临时数据的处理,简化系统,节省存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94859.X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扫描设备对档案盒摆放顺序盘点的装置,包括:密集架,内部均匀设有横向层板,每层均匀设有纵向隔板,形成摆放口;档案盒,摆放于每一摆放口内;RFID标签,贴设于每一档案盒相同位置上,相邻RFID标签的横向距离相同,纵向距离相同;RFID扫描设备,与密集架相对设置;金属外壳,安装于RFID扫描设备,金属外壳表面设有辐射通道口,辐射通道口恰好正对于某一RFID标签;固定盘点轨道,金属外壳安装于固定盘点轨道上,可平行移动;升降调节设备,安装于固定盘点轨道上;及档案目录数据库,存储有RFID标签码和档号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扫描设备对档案盒摆放顺序盘点的方法,对档案盒摆放顺序进行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08190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510979149.3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7
Abstract: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协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保持第一区服务器和第二区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置第一区服务器为对第一区数据可读可写状态、对第二区数据可写状态;以及,置第二区服务器为对第一区数据可写状态、对第二区设备可读可写状态;当检测到第一区服务器发生预定程度以上的数据破坏时,将第二区服务器对第一区数据可写状态置为对第一区数据可读可写状态;或当检测到第二区服务器发生预定程度以上的数据破坏时,将第一区服务器对第二区数据可写状态置为对第二区数据可读可写状态。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速度快、可完整提供业务服务并满足双中心数据一致的协同数据处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1911194859.X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87 ,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扫描设备对档案盒摆放顺序盘点的装置,包括:密集架,内部均匀设有横向层板,每层均匀设有纵向隔板,形成摆放口;档案盒,摆放于每一摆放口内;RFID标签,贴设于每一档案盒相同位置上,相邻RFID标签的横向距离相同,纵向距离相同;RFID扫描设备,与密集架相对设置;金属外壳,安装于RFID扫描设备,金属外壳表面设有辐射通道口,辐射通道口恰好正对于某一RFID标签;固定盘点轨道,金属外壳安装于固定盘点轨道上,可平行移动;升降调节设备,安装于固定盘点轨道上;及档案目录数据库,存储有RFID标签码和档号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扫描设备对档案盒摆放顺序盘点的方法,对档案盒摆放顺序进行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207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052719.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用户身份鉴定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实例初始化过程、访问权限鉴定过程以及用户身份鉴定过程。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将系统用户身份鉴定程序装载到可信执行环境TEE实例中,划分安全可行的处理器和内存中的保护区域,使用这种新的应用层可信执行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业务系统的用户权限鉴定,确保系统登陆入口不被恶意程序劫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用户身份鉴定方法、系统及介质,基于硬件可信执行环境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定,从而大幅提升安全性,有效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