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0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803633.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将铜冶炼渣、偏高岭土、激发剂、水和骨料按一定配合比均匀搅拌,注入模具固化成型,30℃保湿养护28d,制得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地聚物透水混凝土,所得透水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11551.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6/06 , C04B18/16 , C04B24/28 , C04B24/04 , C08L67/06 , C08L91/00 , C08K5/1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不饱和聚酯(UPE)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与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复配制备再生剂,而后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再生剂进行增强。本发明制备的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06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10511551.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6/06 , C04B18/16 , C04B24/28 , C04B24/04 , C08L67/06 , C08L91/00 , C08K5/1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不饱和聚酯(UPE)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与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复配制备再生剂,而后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再生剂进行增强。本发明制备的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505029.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20/02 , C04B20/10 , C04B18/2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竹纤维进行改性,而后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改性竹纤维进行增强。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2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03633.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将铜冶炼渣、偏高岭土、激发剂、水和骨料按一定配合比均匀搅拌,注入模具固化成型,30℃保湿养护28d,制得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地聚物透水混凝土,所得透水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05029.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20/02 , C04B20/10 , C04B18/2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竹纤维进行改性,而后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改性竹纤维进行增强。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竹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