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真菌

    公开(公告)号:CN10232154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320850.6

    申请日:201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真菌。所述内生真菌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steckii)菌株NS-12,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928。所述内生真菌产雷公藤甲素的发酵培养条件为:使用PDA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100ml/500ml),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2~144h。通过悬浮培养发现该菌株能在短时间内向胞外分泌相当数量的雷公藤甲素,明显优于传统植物栽培的获取途径,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菠萝泛菌固态菌剂的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79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628135.7

    申请日:2022-06-06

    Inventor: 封磊 宋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菠萝泛菌固态菌剂的保存方法。所述保存方法具体为:将菠萝泛菌固态菌剂与固体载体混合,搅拌均匀,室温条件下静置培养24 48h后,真~空密封包装,置于20~25℃干燥处保存;其中,所述固体载体由40重量份麸皮、25重量份玉米芯、15重量份椰壳15和20重量份硅藻土组成。本发明的保存方法操作简便,容易实施,并且能够长期有效保存菠萝泛菌固态菌剂的活力,保本发存12个月后有效活菌数达2.8×1012 cfu/g。利用本发明的保存方法制备的菠萝泛菌菌剂,对雷公藤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能够明显提高雷公藤叶绿素含量、甲素含量及生物量,值得大力推广。

    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28180.2

    申请日:2022-06-06

    Inventor: 封磊 宋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公藤专用促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菌剂由歧皱青霉NS‑12发酵而成,所述歧皱青霉NS‑12的分类命名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该菌株已于2011年6月1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928。该菌剂对雷公藤有明显的增益作用,可显著提高雷公藤的生物量及甲素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菠萝泛菌固态菌剂的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79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28135.7

    申请日:2022-06-06

    Inventor: 封磊 宋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菠萝泛菌固态菌剂的保存方法。所述保存方法具体为:将菠萝泛菌固态菌剂与固体载体混合,搅拌均匀,室温条件下静置培养24~48h后,真空密封包装,置于20~25℃干燥处保存;其中,所述固体载体由40重量份麸皮、25重量份玉米芯、15重量份椰壳15和20重量份硅藻土组成。本发明的保存方法操作简便,容易实施,并且能够长期有效保存菠萝泛菌固态菌剂的活力,保本发存12个月后有效活菌数达2.8×1012 cfu/g。利用本发明的保存方法制备的菠萝泛菌菌剂,对雷公藤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能够明显提高雷公藤叶绿素含量、甲素含量及生物量,值得大力推广。

    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细菌

    公开(公告)号:CN10358966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77185.0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细菌,菌株号为LY-3,经鉴定该菌株为菠萝泛菌(Pantoeaananatis),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No.7371。应用本发明雷公藤内生细菌菌株发酵生产雷公藤甲素,每升发酵液中可获得甲素82.1mg,本发明菌株所得雷公藤甲素含量高,可作为工业发酵用菌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雷公藤细胞固定化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7974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82562.0

    申请日:2012-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公藤细胞固定化的构建的方法。通过对雷公藤细胞的培养与取得、细胞固定化的制备建立固定化细胞培养系。本发明主要包含四项关键技术,分别为:(1)雷公藤细胞的培养与取得;(2)细胞固定化的制备;(3)固定化细胞培养系的建立;(4)固定化细胞的释放。通过对本发明产生的雷公藤固定化细胞进行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固定化细胞内雷公藤甲素的含量高达56.5591μg/g,而雷公藤固定化细胞外的溶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高达2.6218mg/L,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细菌

    公开(公告)号:CN10358966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477185.0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细菌,菌株号为LY-3,经鉴定该菌株为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7371。应用本发明雷公藤内生细菌菌株发酵生产雷公藤甲素,每升发酵液中可获得甲素82.1mg,本发明菌株所得雷公藤甲素含量高,可作为工业发酵用菌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雷公藤毛状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66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20911.9

    申请日:201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雷公藤毛状根的方法,包括(1)无菌外植体的获得;(2)发根农杆菌菌液的制备;(3)农杆菌侵染诱导毛状根;(4)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所述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是在27±1℃暗培养条件下,将毛状根置于含500mg/L头孢噻肟钠的1∕2MS固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每7d继代一次,继代过程中逐渐降低头孢噻肟钠的使用浓度,直至无菌,最后将已完全无菌的毛状根于1∕2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保存。对产生的无菌雷公藤毛状根进行检测时发现其含有相当数量的雷公藤甲素,明显高于传统雷公藤野生根及组培根中甲素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利用毛状根培养生产雷公藤甲素,可用以填补中药缺口。

    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真菌

    公开(公告)号:CN102321545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320850.6

    申请日:201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真菌。所述内生真菌为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菌株NS-12,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928。所述内生真菌产雷公藤甲素的发酵培养条件为:使用PDA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100ml/500ml),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2~144h。通过悬浮培养发现该菌株能在短时间内向胞外分泌相当数量的雷公藤甲素,明显优于传统植物栽培的获取途径,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雷公藤毛状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66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320911.9

    申请日:201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雷公藤毛状根的方法,包括(1)无菌外植体的获得;(2)发根农杆菌菌液的制备;(3)农杆菌侵染诱导毛状根;(4)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所述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是在27±1℃暗培养条件下,将毛状根置于含500mg/L头孢噻肟钠的1∕2MS固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每7d继代一次,继代过程中逐渐降低头孢噻肟钠的使用浓度,直至无菌,最后将已完全无菌的毛状根于1∕2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保存。对产生的无菌雷公藤毛状根进行检测时发现其含有相当数量的雷公藤甲素,明显高于传统雷公藤野生根及组培根中甲素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利用毛状根培养生产雷公藤甲素,可用以填补中药缺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