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93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849038.X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程机械化中低留桩再生稻栽培的方法,其步骤:A.品种选择;B.育秧床土准备;C.秧田准备;D.适时早播;E.播种、育机插秧;F.整地开沟;G.合理密植;H.肥料施用;I.水分管理;J.九黄收割、合理留桩;K.病虫害防治;L.再生季收割。通过本发明在再生稻生产上的应用,缩短全程机械化再生季稻碾压区与非碾压区成熟期差异至10天左右,促进了腋芽萌发,提高了再生季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投入,节本增效效果明显,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74551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49032.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21/005 ,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的氮肥施用方法,再生季氮肥总用量为150-225kg·ha-1,分为保根肥和促苗肥两次施用,其中保根肥在头季稻齐穗后23-28天施用,占再生季氮肥总用量的40-50%,促苗肥在头季稻机收后5-8天施用,占再生季氮肥总用量的50-60%。本发明根据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的生长特性,减少收割前保根肥氮肥用量,增加收割后促苗肥氮肥用量,并推迟保根肥施用时期,从而使再生季施肥时期和施用量与中低留桩再生腋芽的发育特性与需肥规律相一致,既保持头季稻收割前根系不早衰,又确保收割后中低留桩再生腋芽萌发的养分需求,提高机收中低留桩再生腋芽萌发成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