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26768.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甘蔗收获管理方法,属于甘蔗作物种植管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甘蔗收获管理方法,该种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步骤一、完成网格化蔗区的规划;步骤二、完成甘蔗除杂处理站网格化布局规划;步骤三、完成甘蔗砍收作业;步骤四、完成网点除杂处理作业。它可以将甘蔗收割前的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作为参考量,并做出规划,实现甘蔗收获前风险排除、收获中安全顺利高效、收获完成后检查,有效降低因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变化对甘蔗收获的干扰,有效保障甘蔗收获过程的效率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9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96942.7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褐锈病菌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体系建立和PCR扩增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甘蔗褐锈病菌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或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实用性好、准确性高和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为甘蔗褐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褐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我国抗褐锈病甘蔗育种和抗褐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4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5760.5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建立、实验有效性判定,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本发明的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以及常规PCR检测技术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品消耗少,还能实时直观地监测PCR扩增过程等优点。为甘蔗褐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褐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抗褐锈病甘蔗育种和抗褐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17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15708.X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甘蔗黄锈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包括基因组DNA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建立、实验有效性判定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本发明的一种检测甘蔗黄锈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以及常规PCR检测技术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品消耗少,还能实时直观地监测PCR扩增过程等优点。为甘蔗黄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黄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抗黄锈病甘蔗育种和抗黄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4808.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培育转基因甘蔗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甘蔗种茎快速获得转基因甘蔗的方法。针对现有甘蔗遗传转化周期时间久、组织培养工作量大的问题,直接利用甘蔗种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甘蔗遗传转化,可快速高效地获得转基因甘蔗,比一般的农杆菌介导甘蔗遗传方法对比,转化时间可缩短50%以上,工作量减少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22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04707.2
申请日:2012-08-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赤腐病菌PCR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体系建立和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甘蔗赤腐病菌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或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和实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45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5703.7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或黄锈病菌的PCR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体系建立和PCR扩增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或黄锈病菌的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和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或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高效和实用性好等优点。为甘蔗褐锈病菌和黄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褐锈病菌和黄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抗褐锈病或抗黄锈病甘蔗育种和抗褐锈病或抗黄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9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97011.9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黄锈病菌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体系建立和PCR扩增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甘蔗黄锈病菌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或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实用性好、准确性高和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为甘蔗黄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黄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我国抗黄锈病甘蔗育种和抗黄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