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竹茎端诱导愈伤组织并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7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64784.X

    申请日:2016-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 A01H4/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竹茎端诱导愈伤组织并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属于林木快繁领域。该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和增殖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和萌发、生根、壮苗、炼苗和移栽入土。本发明提供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诱导生芽的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使得麻竹分化效率高、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植物生长需求时间短,栽培后适应性强,苗木健壮挺拔,长势良好,整齐一致,大大缩短了苗木培养过程,节约了大量成本。本发明建立了由麻竹的营养组织为起始的愈伤诱导体系,并成功获得再生植株,为麻竹苗的快繁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为将来的麻竹转基因体系建立提供平台。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竹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001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513446.8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竹转化方法,包括外植体的准备、农杆菌侵染菌液的制备、侵染、筛选、不定芽的诱导和诱导生根步骤。利用农杆菌去侵染麻竹茎端外植体,在含有2 mg/L 2,4‑D和200μM乙酰丁香酮的NB培养基中共培养,经过有道筛选等步骤最终获得转基因麻竹。本发明使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转化体系,首次建立了以麻竹营养器官为起始的麻竹的转基因体系,该体系能够突破克服传统的育种方法在竹类中无法应用的障碍,为将来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麻竹的分子育种提供前提;通过该方法,在基础研究领域为研究竹类基因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竹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0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13446.8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竹转化方法,包括外植体的准备、农杆菌侵染菌液的制备、侵染、筛选、不定芽的诱导和诱导生根步骤。利用农杆菌去侵染麻竹茎端外植体,在含有2 mg/L 2,4‑D和200 μM乙酰丁香酮的NB培养基中共培养,经过有道筛选等步骤最终获得转基因麻竹。本发明使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转化体系,首次建立了以麻竹营养器官为起始的麻竹的转基因体系,该体系能够突破克服传统的育种方法在竹类中无法应用的障碍,为将来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麻竹的分子育种提供前提;通过该方法,在基础研究领域为研究竹类基因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玉米LC基因在麻竹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583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514626.8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玉米LC基因在麻竹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具体为利用玉米Lc基因提高麻竹花青素含量,利用Lc基因提高麻竹花青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获得玉米中花青素合成的调控基因Lc的cDNA序列;并构建用于麻竹转化的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入到根癌农杆菌中,转化麻竹,并获得转基因植株。为利用转基因麻竹开展园艺性状的研究或是生产花青素提供了基础。

    一种麻竹茎端诱导愈伤组织并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77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64784.X

    申请日:2016-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竹茎端诱导愈伤组织并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属于林木快繁领域。该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和增殖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和萌发、生根、壮苗、炼苗和移栽入土。本发明提供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诱导生芽的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使得麻竹分化效率高、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植物生长需求时间短,栽培后适应性强,苗木健壮挺拔,长势良好,整齐一致,大大缩短了苗木培养过程,节约了大量成本。本发明建立了由麻竹的营养组织为起始的愈伤诱导体系,并成功获得再生植株,为麻竹苗的快繁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为将来的麻竹转基因体系建立提供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