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2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8668.4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运行与优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所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由安全性评价指标、可靠性评价指标、经济性评价指标、需求侧评价指标、环保性评价指标五个一级指标构成的二级评价体系;计算一级指标中的各二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并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提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能够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时间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7339.1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时间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配电网的电网数据信息;步骤S2:根据电网数据信息,并将自然灾害下配电网加权失负荷与时间轴的积分所描述的配电网韧性指标引入,构建配电网功能曲线模型;步骤S3:获取自然灾害相关参量,并根据自然灾害相关参量,建立自然灾害模型;步骤S4:构建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总时间的基础计算模型;步骤S5:修正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总时间的基础计算模型,得到配电网故障处理总时间的精确计算模型;步骤S6:获取灾后配电网的电网数据信息,并基于配电网故障处理总时间的精确计算模型,获得的灾后电网复电时间。本发明能够快速获取灾后电网复电时间,且精度高,能有效提高配电网可靠性。

    灰尘环境下的光伏组件性能测试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140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44244.0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灰尘环境下的光伏组件性能测试模拟系统,测试系统主要由实验屏蔽室、太阳能灯板、灰尘喷头、水雾喷头、辐射传感器、辐照度传感器、太阳能测试光板、上位机控制器处理器组成;对于长时间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面板积尘对其影响不可小觑。面板表面的灰尘具有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可降低太阳的透过率,造成面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输出功率也随之减小,其作用与灰尘累积厚度成正比。使之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在灰尘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

    基于次干层联络和移动储能的电力供电生命线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40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545815.X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次干层联络和移动储能的电力供电生命线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电力用户信息及网架基本信息;步骤S2:构建重要电力用户评价指标,并根据得到的电力用户信息,获取重要电力用户集;步骤S3:根据得到的重要电力用户集和网架基本信息,构建基于次干层联络的电力供电方案;步骤S4:根据重要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建立移动储能方案;步骤S5:将基于次干层联络和移动储能的电力供电方案与移动储能方案进行对比,获取较优的供电方案,并基于较优的供电方案构建电力生命线。本发明解决了电网用户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平衡问题,优化了供电环境,进一步在经济性较优的情况下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

    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时间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4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1227339.1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时间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配电网的电网数据信息;步骤S2:根据电网数据信息,并将自然灾害下配电网加权失负荷与时间轴的积分所描述的配电网韧性指标引入,构建配电网功能曲线模型;步骤S3:获取自然灾害相关参量,并根据自然灾害相关参量,建立自然灾害模型;步骤S4:构建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总时间的基础计算模型;步骤S5:修正考虑配电网韧性的灾后电网复电总时间的基础计算模型,得到配电网故障处理总时间的精确计算模型;步骤S6:获取灾后配电网的电网数据信息,并基于配电网故障处理总时间的精确计算模型,获得的灾后电网复电时间。本发明能够快速获取灾后电网复电时间,且精度高,能有效提高配电网可靠性。

    高低温交替环境下的光伏组件性能测试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140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44242.1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低温交替环境下的光伏组件性能测试模拟系统,测试系统主要由实验屏蔽室、太阳光模拟光板、半导体温控片、辐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辐照度传感器、太阳能测试光板、交流电源、上位机控制器组成;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效率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前景,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济适用、简单高效的系统和方法来模拟实际工况下的高低交替温度对光伏组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基于次干层联络和移动储能的电力供电生命线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4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45815.X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次干层联络和移动储能的电力供电生命线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电力用户信息及网架基本信息;步骤S2:构建重要电力用户评价指标,并根据得到的电力用户信息,获取重要电力用户集;步骤S3:根据得到的重要电力用户集和网架基本信息,构建基于次干层联络的电力供电方案;步骤S4:根据重要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建立移动储能方案;步骤S5:将基于次干层联络和移动储能的电力供电方案与移动储能方案进行对比,获取较优的供电方案,并基于较优的供电方案构建电力生命线。本发明解决了电网用户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平衡问题,优化了供电环境,进一步在经济性较优的情况下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