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7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44369.6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福建省水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涨模预警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的外周上设有斜坡凹槽,所述斜坡凹槽内贴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连接有线缆;所述斜坡凹槽内填充有密封蜡,所述密封蜡用于密封和固定所述应变片;所述连接杆体的外周还包裹有热缩管;所述连接杆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套管,两端的所述套管分别连接拉模筋,所述拉模筋的端部分别与模板和底板紧固连接;所述线缆依次穿过所述密封蜡和所述热缩管,并与外部的应变采集传输盒连接,所述应变采集传输盒与拉模筋异常提示器连接;本模板涨模预警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且易于调节,施工安装简单、快捷,易于组装拆卸,能够实现模板涨模监测预警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4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644369.6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福建省水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涨模预警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的外周上设有斜坡凹槽,所述斜坡凹槽内贴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连接有线缆;所述斜坡凹槽内填充有密封蜡,所述密封蜡用于密封和固定所述应变片;所述连接杆体的外周还包裹有热缩管;所述连接杆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套管,两端的所述套管分别连接拉模筋,所述拉模筋的端部分别与模板和底板紧固连接;所述线缆依次穿过所述密封蜡和所述热缩管,并与外部的应变采集传输盒连接,所述应变采集传输盒与拉模筋异常提示器连接;本模板涨模预警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且易于调节,施工安装简单、快捷,易于组装拆卸,能够实现模板涨模监测预警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89320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287968.9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福建省水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涨模预警装置,包括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的外周上设有斜坡凹槽,所述斜坡凹槽内贴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连接有线缆;所述斜坡凹槽内填充有密封蜡;所述连接杆体的外周还包裹有热缩管;所述连接杆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套管连接有拉模筋;所述线缆依次穿过所述密封蜡和所述热缩管,并与外部的应变采集传输盒电连接,所述应变采集传输盒与拉模筋异常提示器连接;本模板涨模预警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且易于调节,施工安装简单、快捷,易于组装拆卸,能够实现模板涨模监测预警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57196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陈霞 , 李家正 , 周世华 , 林育强 , 李明霞 , 董芸 , 石妍 , 高志扬 , 李响 , 崔建华 , 杨梦卉 , 闫小虎 , 彭子凌 , 陕亮 , 张建峰 , 周显 , 李杨 , 吕兴栋 , 郭文康 , 曹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热‑湿‑力联合淋滤试验检测装置,采用顶部压板加压模拟固废堆场不同部位的承载应力,同时四周布置喷淋管道和顶部设置淋滤头模拟固废堆场的降雨入渗淋滤过程,在试验腔内设置测温和加热的机构模拟高温渣倾倒及季节变化导致的固废堆场内部温度场变化过程,通过联合调控温度、喷淋液、压力等变量,真实反映固废堆场环境温度、自身温度、降雨入渗以及上方盖重带来的有效应力等对污染物渗滤与扩散过程的影响,为尾矿等固体废弃物露天堆放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及采取针对性渗滤液控制与处理措施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1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06342.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的无约束架立筋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预埋在斜坡垫层内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可拆卸的螺接有钢筋杆体,所述钢筋杆体上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抵接并位于所述斜坡垫层上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抵接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均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钢筋杆体上;所述套管的外圆周上还连接有若干面板钢筋;本无约束架立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和拆卸,能够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当所述钢筋杆体拔出所述套筒后,所述套筒和所述套管分隔开,从而实现了套筒所在的斜坡垫层和套管所在的面板层在架立筋所在位置的无约束作用,降低了面板因残留架立筋引起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1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7196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陈霞 , 李家正 , 周世华 , 林育强 , 李明霞 , 董芸 , 石妍 , 高志扬 , 李响 , 崔建华 , 杨梦卉 , 闫小虎 , 彭子凌 , 陕亮 , 张建峰 , 周显 , 李杨 , 吕兴栋 , 郭文康 , 曹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热-湿-力联合淋滤试验检测装置,采用顶部压板加压模拟固废堆场不同部位的承载应力,同时四周布置喷淋管道和顶部设置淋滤头模拟固废堆场的降雨入渗淋滤过程,在试验腔内设置测温和加热的机构模拟高温渣倾倒及季节变化导致的固废堆场内部温度场变化过程,通过联合调控温度、喷淋液、压力等变量,真实反映固废堆场环境温度、自身温度、降雨入渗以及上方盖重带来的有效应力等对污染物渗滤与扩散过程的影响,为尾矿等固体废弃物露天堆放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及采取针对性渗滤液控制与处理措施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4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6546.7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家正 , 颉志强 , 李文伟 , 李明霞 , 陆超 , 陈琴 , 张亮 , 李扬 , 林育强 , 周世华 , 董芸 , 石妍 , 陈霞 , 祁勇峰 , 龚亚奇 , 崔建华 , 苏杰 , 阮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智能防护管理系统,包括防护端和管理端,所述防护端与管理端之间通过无线热点进行数据交互,所述防护端包括内部温控单元、表层保湿单元、外部温控单元和无线控制开关,所述管理端用于接收内部温控单元、表层保湿单元和外部温控单元的实时测量数据,根据各个单元的实时测量数据及环境温度来计算是否满足防护要求,并发送控制指令给防护端对应的单元进行温湿度调节,实现智能防护。本发明通过构筑易拆装的防护结构并结合智能监控,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保湿防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06342.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的无约束架立筋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预埋在斜坡垫层内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可拆卸的螺接有钢筋杆体,所述钢筋杆体上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抵接并位于所述斜坡垫层上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抵接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均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钢筋杆体上;所述套管的外圆周上还连接有若干面板钢筋;本无约束架立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和拆卸,能够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当所述钢筋杆体拔出所述套筒后,所述套筒和所述套管分隔开,从而实现了套筒所在的斜坡垫层和套管所在的面板层在架立筋所在位置的无约束作用,降低了面板因残留架立筋引起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921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090129.5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邬爱清 , 余美万 , 张奇华 , 肖国强 , 周黎明 , 陈昊 , 李玉婕 , 罗荣 , 王法刚 , 罗洁 , 付代光 , 张扬 , 边智华 , 崔建华 , 杨伟 , 钟敬全 , 陈锦 , 杨君 , 易天佐 , 陈彤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岩体与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式锚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复合式锚碇在悬索桥单侧或双侧,在山体边坡侧开挖前锚室,通过小截面施工洞,进入山体内,开挖后锚室,预留两锚室之间的岩体代替钢筋混凝土锚塞体;在前、后锚面梅花形布置孔位,从前锚面钻锚索孔至后锚室;在后锚室浇筑钢筋混凝土锚板,预留锚孔;从前锚室通过锚索孔将锚索穿过预留岩体、钢筋混凝土锚板至后锚室,然后锚固;主缆通过散索鞍与锚索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岩体自身抗力,避免大体积土石方开挖,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桥位区生态环境影响小,其造价较隧道式锚碇大幅降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291227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310111698.6
申请日:2003-12-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边坡岩体温度位移场计算识别温度对深部位移影响的方法:它是在岩体的边坡上钻深孔,利用仪器监测和绘制边坡岩体孔口和/或深部的位移过程线和位移沿深度的分布线;收集或监测气温制温度过程线;收集或测定岩体的热力学参数;确定边坡温度场的边界条件;利用热传导方程计算边坡准稳定温度场;根据准稳定温度场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边坡位移场;利用温度位移场计算结果,整理出位移和温度的过程线和沿深度的分布曲线,比较计算温度位移过程线和监测的位移过程线。通过比较计算的温度位移过程线和监测的位移过程线,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是否对边坡岩体深部位移的变化有影响,影响有多大,通过计算得出的温度、位移过程线和温度、位移沿深度的分布曲线得出温度位移场的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