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71428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9449.1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 H01L51/0005 , H01L51/0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向开口宽度不同的凹部充填液状物、除去溶剂来形成功能层的情况下,可将功能层形成为相等的厚度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该电光学装置的制造中使用的液状物喷出装置。当制造电光学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时,在制造分辨率低的电光学装置用和分辨率高的电光学装置用的任意一种情形下,均向由隔壁(5b)包围的凹部(5e)内喷出液状物(85),将液状物充填到凹部内后,从液状物除去溶剂成分形成有机功能层(86)。在进行该工序之际,当凹部的开口宽度(W1)较窄时,向凹部充填功能层形成材料浓度高的液状物以使弯液面鼓出,当凹部的开口宽度(W2)较宽时,向凹部充填功能层形成材料浓度低的液状物以使弯液面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37722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08502.5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6 , H01L27/3216 , H01L27/3218 , H01L27/3246 , H01L27/32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了因功能层的膜厚变动引起的亮度不均的有机EL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有机EL装置具备:包含基板的基底层;隔壁部,形成在基底层上,相互地划分相邻的第1膜形成区域(7a)和第2膜形成区域(7b);有机EL元件(20G),形成在基底层上俯视下与第1膜形成区域重合的位置;有机EL元件(20B),形成在基底层上俯视下与第2膜形成区域重合的位置;第1驱动电路部,形成在基底层,对有机EL元件(20G)的驱动进行控制;和第2驱动电路部,形成在基底层,对有机EL元件(20B)的驱动进行控制;第1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第2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俯视下与第1膜形成区域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47142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10189449.1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 H01L51/0005 , H01L51/0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向开口宽度不同的凹部充填液状物、除去溶剂来形成功能层的情况下,可将功能层形成为相等的厚度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该电光学装置的制造中使用的液状物喷出装置。当制造电光学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时,在制造分辨率低的电光学装置用和分辨率高的电光学装置用的任意一种情形下,均向由隔壁(5b)包围的凹部(5e)内喷出液状物(85),将液状物充填到凹部内后,从液状物除去溶剂成分形成有机功能层(86)。在进行该工序之际,当凹部的开口宽度(W1)较窄时,向凹部充填功能层形成材料浓度高的液状物以使弯液面鼓出,当凹部的开口宽度(W2)较宽时,向凹部充填功能层形成材料浓度低的液状物以使弯液面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123836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0841.2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C09K11/06 , C09K2211/1416 , H05B33/10 , H05B33/14 , H05B33/22 , Y10T428/31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发光层与电子输送层的界面的电子输送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EL1)是在一对电极间具有利用湿法形成的发光层(5)及电子输送层(6)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5)含有具有交联性的发光材料,在所述发光层(5)中至少在所述电子输送层(6)与所述发光层(5)之间的界面,设置有使所述发光材料交联形成的交联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77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110249725.0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7 , H01L51/0039 , H01L51/5056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膜用油墨、成膜方法、液滴喷出装置、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成膜用油墨含有包含π共轭系化合物的成膜材料,及可溶解或分散所述成膜材料、包含下式(I)所示化合物的液体介质;所述化合物的R1~R6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为直链或支链烷基,并且该1个取代基的分子结构比其它取代基的分子结构大,从而作为分子整体的分子量偏向存在有所述1个取代基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77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49725.0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07 , H01L51/0039 , H01L51/5056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膜用油墨、成膜方法、液滴喷出装置、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成膜用油墨含有包含π共轭系化合物的成膜材料,及可溶解或分散所述成膜材料、包含下式(I)所示化合物的液体介质;所述化合物的R1~R6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为直链或支链烷基,并且该1个取代基的分子结构比其它取代基的分子结构大,从而作为分子整体的分子量偏向存在有所述1个取代基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72782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75778.5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6 , H01L27/3216 , H01L27/3218 , H01L27/3246 , H01L27/32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了因功能层的膜厚变动引起的亮度不均的有机EL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了它们的电子设备。该有机EL装置具备:包含基板的基底层;隔壁部,形成在基底层上,相互地划分相邻的第1膜形成区域(7a)和第2膜形成区域(7b);有机EL元件(20G),形成在基底层上俯视下与第1膜形成区域重合的位置;有机EL元件(20B),形成在基底层上俯视下与第2膜形成区域重合的位置;第1驱动电路部,形成在基底层,对有机EL元件(20G)的驱动进行控制;和第2驱动电路部,形成在基底层,对有机EL元件(20B)的驱动进行控制;第1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第2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俯视下与第1膜形成区域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154717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61879.8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 C09K11/06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33 , C09K2211/1483 , H01L51/0003 , H01L51/0036 , H01L51/0039 , H01L51/0043 , H01L51/503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制造方法,其是一种至少具有2层利用液相法在一对电极(3)、(8)之间形成的连续的发光层(5)、(6)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基体(2)上利用液相法形成第一发光层(5),向该第一发光层(5)实施不溶解处理,接着,在已实施不溶解处理的第一发光层(5)上,利用液相法形成第二发光层(6)。在前面的不溶解处理中,在第一发光层(5)的至少上表面形成相对溶解第二发光层(6)的溶剂显示出不溶解性的不溶解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16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10082.4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6 , H01L27/3216 , H01L27/3218 , H01L27/3246 , H01L27/32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了因功能层的膜厚变动引起的亮度不均的有机EL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有机EL装置具备:包含基板的基底层;隔壁部,形成在基底层上,相互地划分相邻的第1膜形成区域(7a)和第2膜形成区域(7b);有机EL元件(20G),形成在基底层上俯视下与第1膜形成区域重合的位置;有机EL元件(20B),形成在基底层上俯视下与第2膜形成区域重合的位置;第1驱动电路部,形成在基底层,对有机EL元件(20G)的驱动进行控制;和第2驱动电路部,形成在基底层,对有机EL元件(20B)的驱动进行控制;第1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第2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俯视下与第1膜形成区域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15471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710161879.8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 C09K11/06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33 , C09K2211/1483 , H01L51/0003 , H01L51/0036 , H01L51/0039 , H01L51/0043 , H01L51/503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制造方法,其是一种至少具有2层利用液相法在一对电极(3)、(8)之间形成的连续的发光层(5)、(6)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基体(2)上利用液相法形成第一发光层(5),向该第一发光层(5)实施不溶解处理,接着,在已实施不溶解处理的第一发光层(5)上,利用液相法形成第二发光层(6)。在前面的不溶解处理中,在第一发光层(5)的至少上表面形成相对溶解第二发光层(6)的溶剂显示出不溶解性的不溶解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