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8302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99931.6

    申请日:2005-04-30

    Abstract: 提供可减少显示部分液晶取向紊乱等并高品质显示的垂直取向式液晶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覆盖层构造的液晶装置在元件基板侧有数据线、连接数据线的TFD等开关元件、在这二者上形成的绝缘膜、在绝缘膜上形成的像素电极、连接开关元件和从像素电极延伸的布线即像素电极的连接部分的接触孔。像素电极由平面看多角形或大致圆形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构成。因此接触孔形成在子像素区域内不与像素电极重叠的位置即子像素电极角部位置上。因此与像素电极位置对应成为显示部分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液晶难于受接触孔部分取向紊乱的影响,可防止有效显示区域液晶取向紊乱。因此可防止显示不均、余像或灼伤和对驱动控制响应速度降低等,可获得高品质显示图像。

    交互系统、交互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投影仪

    公开(公告)号:CN103677444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310418284.1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互系统、交互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投影仪。提供即便在并列使用多个交互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同步信号的干扰的交互系统。交互系统(1)具备发送光信号的发送器(发光笔(200))和投影仪(100)。投影仪(1)具有设定同步信号的强度信息的信号强度设定部(22)、基于信号强度设定部(22)的设定控制同步信号的强度的信号强度控制部(发光控制部(60))、发送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发送部(红外线发光部(61))和拍摄从发送器发送的光信号的拍摄部(51)。发送器具有接收同步信号的接收部(笔接收部(230))、和与接收部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同步地发送光信号的光信号发送部(笔控制部(220)、发光二极管(240))。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1542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10069483.1

    申请日:2005-04-30

    Abstract: 提供可减少显示部分液晶取向紊乱等并高品质显示的垂直取向式液晶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覆盖层构造的液晶装置在元件基板侧有数据线、连接数据线的TFD等开关元件、在这二者上形成的绝缘膜、在绝缘膜上形成的像素电极、连接开关元件和从像素电极延伸的布线即像素电极的连接部分的接触孔。像素电极由平面看多角形或大致圆形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构成。因此接触孔形成在子像素区域内不与像素电极重叠的位置即子像素电极角部位置上。因此与像素电极位置对应成为显示部分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液晶难于受接触孔部分取向紊乱的影响,可防止有效显示区域液晶取向紊乱。因此可防止显示不均、余像或灼伤和对驱动控制响应速度降低等,可获得高品质显示图像。

    交互系统、交互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投影仪

    公开(公告)号:CN10367744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18284.1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互系统、交互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投影仪。提供即便在并列使用多个交互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同步信号的干扰的交互系统。交互系统(1)具备发送光信号的发送器(发光笔(200))和投影仪(100)。投影仪(1)具有设定同步信号的强度信息的信号强度设定部(22)、基于信号强度设定部(22)的设定控制同步信号的强度的信号强度控制部(发光控制部(60))、发送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发送部(红外线发光部(61))和拍摄从发送器发送的光信号的拍摄部(51)。发送器具有接收同步信号的接收部(笔接收部(230))、和与接收部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同步地发送光信号的光信号发送部(笔控制部(220)、发光二极管(240))。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93978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69483.1

    申请日:2005-04-30

    Abstract: 提供可减少显示部分液晶取向紊乱等并高品质显示的垂直取向式液晶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覆盖层构造的液晶装置在元件基板侧有数据线、连接数据线的TFD等开关元件、在这二者上形成的绝缘膜、在绝缘膜上形成的像素电极、连接开关元件和从像素电极延伸的布线即像素电极的连接部分的接触孔。像素电极由平面看多角形或大致圆形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构成。因此接触孔形成在子像素区域内不与像素电极重叠的位置即子像素电极角部位置上。因此与像素电极位置对应成为显示部分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液晶难于受接触孔部分取向紊乱的影响,可防止有效显示区域液晶取向紊乱。因此可防止显示不均、余像或灼伤和对驱动控制响应速度降低等,可获得高品质显示图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