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2740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0710140457.2
申请日:2007-08-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8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离片,正极和负极彼此相对排列并且所述隔离片介于其间,然后进行卷绕或堆叠;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外包装,用于容纳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溶液。在隔离片与至少正极和负极之一之间设有高分子支持体,并且在电极体和外包装之间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O)与在外包装中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A)的比率(MO/MA)为0.04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608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80016615.7
申请日:2006-03-10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Abstract: 披露能够获得优良放电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和使用该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将阴极(21)和阳极(22)与它们之间的隔板(24)卷绕在一起。其后,将该卷绕体装在封装构件内。然后,向其中添加电解质组合物,该电解质组合物包含溶剂、聚乙烯醇缩醛或其衍生物和六氟磷酸锂。通过使用六氟磷酸锂作为催化剂,聚合聚乙烯醇缩醛或其衍生物。从而,形成聚合物电解质(23),并改善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27409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140457.2
申请日:2007-08-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8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离片,正极和负极彼此相对排列并且所述隔离片介于其间,然后进行卷绕或堆叠;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外包装,用于容纳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溶液。在隔离片与至少正极和负极之一之间设有高分子支持体,并且在电极体和外包装之间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O)与在外包装中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A)的比率(MO/MA)为0.04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562265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810210357.7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1061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刚性覆盖部件和保护电路板。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和由第一层压膜形成的柔性覆盖部件,该层压膜包括依次层压的第一热粘合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外部覆盖层。沿着电池元件周围将柔性覆盖部件密封,同时使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伸至电池元件外面。刚性覆盖部件由第二层压膜形成,该层压膜包括依次层压的第二热粘合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外部覆盖层。使柔性覆盖部件和刚性覆盖部件粘合,粘合强度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力,剥离强度等于或低于柔性覆盖部件的断裂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233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80016615.7
申请日:2006-03-10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Abstract: 披露能够获得优良放电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和使用该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将阴极(21)和阳极(22)与它们之间的隔板(24)卷绕在一起。其后,将该卷绕体装在封装构件内。然后,向其中添加电解质组合物,该电解质组合物包含溶剂、聚乙烯醇缩醛或其衍生物和六氟磷酸锂。通过使用六氟磷酸锂作为催化剂,聚合聚乙烯醇缩醛或其衍生物。从而,形成聚合物电解质(23),并改善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60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020097.8
申请日:2007-08-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058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8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离片,正极和负极彼此相对排列并且所述隔离片介于其间,然后进行卷绕或堆叠;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外包装,用于容纳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溶液。在隔离片与至少正极和负极之一之间设有高分子支持体,并且在电极体和外包装之间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O)与在外包装中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A)的比率(MO/MA)为0.04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56226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810210357.7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1061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刚性覆盖部件和保护电路板。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和由第一层压膜形成的柔性覆盖部件,该层压膜包括依次层压的第一热粘合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外部覆盖层。沿着电池元件周围将柔性覆盖部件密封,同时使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伸至电池元件外面。刚性覆盖部件由第二层压膜形成,该层压膜包括依次层压的第二热粘合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外部覆盖层。使柔性覆盖部件和刚性覆盖部件粘合,粘合强度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力,剥离强度等于或低于柔性覆盖部件的断裂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960032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43230.9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获得高容量和减少膨胀的电池。在铝复合薄膜制成的封装部件中包括通过层压中间具有隔膜和电解质的阴极和阳极形成叠层并螺旋卷绕该叠层形成的螺旋卷绕电极体。阳极活性材料层包括团聚的石墨材料,其中由具有细孔的石墨制成的大量初级颗粒被团聚,从而它们的取向平面至少部分不彼此平行,形成次级颗粒。在团聚的石墨材料中,通过汞孔率法估计的直径为10nm到1×105nm(含端点)的细孔的总体积在0.5cm3/g到1.5cm3/g(含端点)每单位重量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60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0097.8
申请日:2007-08-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058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8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离片,正极和负极彼此相对排列并且所述隔离片介于其间,然后进行卷绕或堆叠;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外包装,用于容纳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溶液。在隔离片与至少正极和负极之一之间设有高分子支持体,并且在电极体和外包装之间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O)与在外包装中存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量(MA)的比率(MO/MA)为0.04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0536199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143230.9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获得高容量和减少膨胀的电池。在铝复合薄膜制成的封装部件中包括通过层压中间具有隔膜和电解质的阴极和阳极形成叠层并螺旋卷绕该叠层形成的螺旋卷绕电极体,阳极活性材料层包括团聚的石墨材料,其中由具有细孔的石墨制成的大量初级颗粒被团聚,从而它们的取向平面至少部分不彼此平行,形成次级颗粒。在团聚的石墨材料中,通过汞孔率法估计的直径为10nm到1×105nm(含端点)的细孔的总体积在0.5cm3/g到1.5cm3/g(含端点)每单位重量的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