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画面的翻转方法及可翻转显示画面的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93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044615.4

    申请日:2014-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18 G06F1/1677 G06F1/1681 G06F2200/1614

    Abstract: 显示画面的翻转方法及可翻转显示画面的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装置的显示器相对于重力线的绝对旋转角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绝对角度阈值;检测显示器相对于座体的相对旋转角度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相对角度阈值以及等于或小于第二相对角度阈值;若显示器的绝对旋转角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绝对角度阈值并且相对旋转角度等于或大于第一相对角度阈值以及等于或小于第二相对角度阈值,则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维持原来的显示方向;以及若显示器的绝对旋转角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绝对角度阈值但相对旋转角度并非等于或大于第一相对角度阈值以及等于或小于第二相对角度阈值,则显示画面翻转其显示方向。本发明使显示画面可依据使用者的使用情境进行合适翻转。

    显示画面的翻转方法及可翻转显示画面的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9385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410044615.4

    申请日:2014-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18 G06F1/1677 G06F1/1681 G06F2200/1614

    Abstract: 显示画面的翻转方法及可翻转显示画面的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装置的显示器相对于重力线的绝对旋转角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绝对角度阈值;检测显示器相对于座体的相对旋转角度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相对角度阈值以及等于或小于第二相对角度阈值;若显示器的绝对旋转角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绝对角度阈值并且相对旋转角度等于或大于第一相对角度阈值以及等于或小于第二相对角度阈值,则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维持原来的显示方向;以及若显示器的绝对旋转角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绝对角度阈值但相对旋转角度并非等于或大于第一相对角度阈值以及等于或小于第二相对角度阈值,则显示画面翻转其显示方向。本发明使显示画面可依据使用者的使用情境进行合适翻转。

    磁铁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130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310535164.X

    申请日:2013-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79 E05B65/0067 F16M13/02 G06F1/1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铁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磁铁固定结构包括一底壁、多个止挡结构、一顶壁及一弹臂。止挡结构连接于底壁。顶壁连接于止挡结构。底壁与顶壁之间构成容纳空间。弹臂配置于底壁上且具有一凸部。弹臂与一止挡结构之间形成连接于容纳空间的一通道。当磁铁抵抗弹臂的弹性力沿第一轴向通过通道而部分地移至容纳空间内时,部分止挡结构阻止磁铁沿第二轴向移动,底壁与顶壁阻止磁铁沿第三轴向移动,凸部阻止磁铁沿第一轴向移动。此外,一种具有此磁铁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也被提及。

    磁铁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130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35164.X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铁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磁铁固定结构包括一底壁、多个止挡结构、一顶壁及一弹臂。止挡结构连接于底壁。顶壁连接于止挡结构。底壁与顶壁之间构成容纳空间。弹臂配置于底壁上且具有一凸部。弹臂与一止挡结构之间形成连接于容纳空间的一通道。当磁铁抵抗弹臂的弹性力沿第一轴向通过通道而部分地移至容纳空间内时,部分止挡结构阻止磁铁沿第二轴向移动,底壁与顶壁阻止磁铁沿第三轴向移动,凸部阻止磁铁沿第一轴向移动。此外,一种具有此磁铁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也被提及。

    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

    公开(公告)号:CN208673201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1605694.1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一种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该组接板件包括母对接板及公对接板;母对接板包括母板部及多个第一对接凹部,母板部具有对接侧面及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母板部的对接侧面衔接第一面及第二面,这些第一对接凹部连接于对接侧面,且自母板部的第一面延伸至第二面;公对接板包括公板部及多个第一对接凸部,公板部具有对接侧面及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公板部的对接侧面衔接第一面及第二面,并与母板部的对接侧面相接,这些第一对接凸部连接于公板部的对接侧面,这些第一对接凸部分别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至少部分重叠,且相叠的第一对接凸部与第一对接凹部相铆接。本实用新型可兼顾两个板材之间的接合强度以及两个板材在接合处厚度的薄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