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阻燃的航空电缆芳纶绑扎绳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732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75464.9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耐磨阻燃的航空电缆芳纶绑扎绳的制备工艺,属于绑扎绳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通过添加无机填料来提高间位芳纶纤维的耐磨性能,导致芳纶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绑扎绳对航空电缆绑扎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耐磨阻燃的航空电缆芳纶绑扎绳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间位芳纶纤维和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三口烧瓶中,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75‑85℃,搅拌至体系溶解,保温10‑20min,后处理得到纤维原料。本发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绑扎绳的耐磨性能,还提高了绑扎绳的力学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航空电缆的绑扎稳定性。

    航空用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卷式防波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1039475.7

    申请日:2023-08-17

    Inventor: 芮章俊 李红 朱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用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卷式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属于防波套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波套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和抗电磁干扰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航空用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卷式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8‑二氮杂‑9‑芴酮、苯甲醇、盐酸和催化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65℃,保温反应10‑12h,后处理得到中间体I;将中间体I和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氮气保护的三口烧瓶中搅拌。本发明制备的防波套,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其电磁屏蔽性能,还提高了其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性能。

    一种电磁屏蔽用芳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9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81643.8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用芳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在商品化间位芳纶表面构筑一层含活性羧基、吡啶或咪唑单元的超薄交联层,同时,在反应液中通过活性基团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同步引入Cu2+、Ag+、Ni2+等金属离子,经原位还原后在芳纶表面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充当“晶种”,后续再经过金属化学镀在芳纶表面高效构筑薄而均匀的连续金属导电涂层,该方法基于界面聚合反应在芳纶表面同步形成交联的超薄层,并引入金属纳米粒子“晶种”;超薄交联层不会影响芳纶优异的柔韧性,不会损害芳纶的力学性能,基于超薄交联层的活性基团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可实现金属粒子与纤维的强界面复合,提升金属导电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力。

    阻燃回弹的硅橡胶自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5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972282.0

    申请日:2023-08-03

    Inventor: 芮章俊 李荣 芮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阻燃回弹的硅橡胶自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自粘带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硅橡胶中加入阻燃剂降低了自粘带的自粘性与回弹性能,硅橡胶自粘带的制备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问题,阻燃回弹的硅橡胶自粘带,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甲基硅橡胶100‑120份、改性硅橡胶25‑35份、改性氢氧化铝13‑17份、纳米氧化硅粉末12‑14份、羟基硅油8‑14份和交联剂6‑10。本发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硅橡胶自粘带的阻燃性能,还优化了捏合工艺,提高了自粘带的拉伸性能、回弹性与自粘性。

    一种高频低损耗屏蔽稳相电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743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83033.4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低损耗屏蔽稳相电缆,属于电缆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对产品本身以及绕包设备两个方向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电缆生产后整体机械抗压性能,其中,通过在绕包设备上增设张力调节组件,张力调节组件不仅对包带起到绕制导向作用,还在绕包过程中利用张力传感器对导带辊所承受的张力进行检测,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绕包过程中的张力大小尽量保持一致,且导带辊与穿带腔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前后倾斜设置,使得包带绕卷至芯线上时的进入角度保持不变,有效提高绕包效果,使得包带层层之间能相互结合紧密,从而有效保证电缆的结构稳定性,以达到相位不随弯曲、扭转、冲击等机械应力而变化的目的。

    阻燃回弹的硅橡胶自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5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2282.0

    申请日:2023-08-03

    Inventor: 芮章俊 李荣 芮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阻燃回弹的硅橡胶自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自粘带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硅橡胶中加入阻燃剂降低了自粘带的自粘性与回弹性能,硅橡胶自粘带的制备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问题,阻燃回弹的硅橡胶自粘带,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甲基硅橡胶100‑120份、改性硅橡胶25‑35份、改性氢氧化铝13‑17份、纳米氧化硅粉末12‑14份、羟基硅油8‑14份和交联剂6‑10。本发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硅橡胶自粘带的阻燃性能,还优化了捏合工艺,提高了自粘带的拉伸性能、回弹性与自粘性。

    航空用耐高温轻型屏蔽防波套的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230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1902.7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用耐高温轻型屏蔽防波套的加工工艺,属于防波套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防波套密度大,与线缆之间的贴合不紧密,安装不方便和耐高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航空用耐高温轻型屏蔽防波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改性石墨与去离子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超声分散30‑50min,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0wt%三水合硝酸铜溶液,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65℃,保温超声2‑3h,后处理得到负载改性石墨。本发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防波套的耐高温与电磁屏蔽性能,还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发生收缩,使其与航空线缆表面完全贴合,方便对其进行安装,并且防波套的密度低,更加适用于在航空领域中应用。

    航空用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卷式防波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0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9475.7

    申请日:2023-08-17

    Inventor: 芮章俊 李红 朱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用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卷式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属于防波套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波套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和抗电磁干扰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航空用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卷式防波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8‑二氮杂‑9‑芴酮、苯甲醇、盐酸和催化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65℃,保温反应10‑12h,后处理得到中间体I;将中间体I和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氮气保护的三口烧瓶中搅拌。本发明制备的防波套,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其电磁屏蔽性能,还提高了其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性能。

    四氟乙烯薄膜无缝绕包安装线加工用防静电包覆机

    公开(公告)号:CN116825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18615.4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四氟乙烯薄膜安装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四氟乙烯薄膜无缝绕包安装线加工用防静电包覆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贯穿开设有多个转动腔,各转动腔内均设置有绕包转筒,绕包转筒上靠近外齿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四氟乙烯薄膜卷;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多个绕包转筒与收卷辊的配合,实现同时对多根导线进行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加工,解决了现有的包覆机每次只能对一根导线进行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处理的问题。

    一种分叉角度可调的电缆分叉点用防波套

    公开(公告)号:CN221408305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057329.5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叉角度可调的电缆分叉点用防波套,包括防波套主体,防波套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卡套,固定卡套的内部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夹持机构,通过旋动旋钮带动蜗杆与涡轮之间传动,蜗轮带动齿环转动,利用齿环与齿轮轴之间的传动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夹持块移动,进而对不同大小的电缆线进行夹持,辅助防波套套接于电缆线的外层,便于进行电缆与防波套之间的快速拆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叉点套筒,通过转动分叉点套筒进而适配不同角度的电缆线分叉点,利用销杆与第一卡槽之间的卡合状态,进而控制分叉点套筒的转动角度,避免在使用时发生自主位移,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