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63A
公开(公告)日:1996-12-04
申请号:CN94194486.7
申请日:1994-12-1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C04B24/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4/165 , C04B24/2647 , C04B2103/30 , C04B2103/308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混合料,它包括作为基本成分的共聚物,该共聚物是通过将具有110-300摩尔氧亚烷基基团而每一个基团具有2-3个碳原子的聚亚烷基二醇单酯单体(a)与至少一种选自丙烯酸单体、不饱和二羧酸单体和烯丙基磺酸单体的单体(b)共聚合而制得的。当将该混合料用于制备混凝土时,所得到的混凝土组合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坍落几乎没有变化,因此,该水硬性的质量可以很容易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21454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0880110818.1
申请日:2008-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纸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在涂敷有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液的原纸上涂布至少含有颜料和粘接剂的涂布液,从而获得涂布纸的涂布工序;以及使涂布纸的含水率达到5.5重量%以下、然后对涂布纸进行压光处理压光工序。而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涂布纸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在含水率为4重量%以下的原纸上涂布至少含有颜料和粘接剂的涂布液,从而获得涂布纸的涂布工序;以及使涂布纸的含水率达到5.5重量%以下、然后对涂布纸进行压光处理压光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8C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0137472.9
申请日:2000-12-2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4/2647 , C04B2103/0063 , C04B2103/408 , C08F220/04 , C08F22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强度混凝土领域的混凝土掺加剂,该掺加剂具有高的流动性,能很好地适用于混凝土浆。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掺加剂以及含有所述混凝土掺加剂的混凝土组合物,该掺加剂含有共聚物混合物,该混合物是通过使特定单体(A)(如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乙烯基不饱和羧酸衍生物)与特定单体(B)(如(甲基)丙烯酸)共聚并在聚合过程中改变(A)/(B)摩尔比至少一次而获得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21454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0818.1
申请日:2008-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纸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在涂敷有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液的原纸上涂布至少含有颜料和粘接剂的涂布液,从而获得涂布纸的涂布工序;以及使涂布纸的含水率达到5.5重量%以下、然后对涂布纸进行压光处理压光工序。而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涂布纸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在含水率为4重量%以下的原纸上涂布至少含有颜料和粘接剂的涂布液,从而获得涂布纸的涂布工序;以及使涂布纸的含水率达到5.5重量%以下、然后对涂布纸进行压光处理压光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803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480022217.7
申请日:2004-07-29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造纸用粉末组合物包括:疏水性有机化合物(A),乳化-分散剂(B),以及根据需要任选加入的水溶性糖类(C),并且所述粉末组合物具有的平均粒径为0.1-2000微米。另外,发明还涉及用于纸张的充填剂,其包括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以及涉及造纸用颗粒,其包括包封在水溶性固体基体中的油滴。
-
公开(公告)号:CN1300725A
公开(公告)日:2001-06-27
申请号:CN00137472.9
申请日:2000-12-2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C04B24/26 , C04B10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4/2647 , C04B2103/0063 , C04B2103/408 , C08F220/04 , C08F22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强度混凝土领域的混凝土掺加剂,该掺加剂具有高的流动性,能很好地适用于混凝土浆。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掺加剂以及含有所述混凝土掺加剂的混凝土组合物,该掺加剂含有共聚物混合物,该混合物是通过使特定单体(A)(如具有聚氧化烯基团的乙烯基不饱和羧酸衍生物)与特定单体(B)(如(甲基)丙烯酸)共聚并在聚合过程中改变(A)/(B)摩尔比至少一次而获得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52132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03817240.2
申请日:2003-07-1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治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21H21/30 , D21H17/37 , D21H17/375 , D21H17/44 , D21H17/53 , D21H17/72 , D21H21/18 , D21H21/22 , D21H21/24 , D21H2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用纸质改进剂,该改进剂即使在高速造纸的条件下,也可以提高对纸浆原料造纸而得到的纸张的松厚度、白度、不透明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纸张强度。本发明提供的造纸用纸质改进剂是含有特定重量比的共聚物(A)和表面活性剂(B),且具有(i)标准松厚度的提高度为0.02g/cm3或以上,(ii)标准不透明度的提高度为1.0个点或以上,(iii)标准白度的提高度为0.5个点或以上这三点之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纸质改进效果;其中共聚物(A)具有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溶解度参数为20.5(MPa)1/2或以下的非离子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于一种或多种的阴离子性或阳离子性单体的结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668812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3817240.2
申请日:2003-07-1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治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21H21/30 , D21H17/37 , D21H17/375 , D21H17/44 , D21H17/53 , D21H17/72 , D21H21/18 , D21H21/22 , D21H21/24 , D21H2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用纸质改进剂,该改进剂即使在高速造纸的条件下,也可以提高对纸浆原料造纸而得到的纸张的松厚度、白度、不透明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纸张强度。本发明提供的造纸用纸质改进剂是含有特定重量比的共聚物(A)和表面活性剂(B),且具有(i)标准松厚度的提高度为0.02g/cm3或以上,(ii)标准不透明度的提高度为1.0个点或以上,(iii)标准白度的提高度为0.5个点或以上这三点之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纸质改进效果;其中共聚物(A)具有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溶解度参数为20.5(MPa)1/2或以下的非离子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于一种或多种的阴离子性或阳离子性单体的结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69853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99816868.8
申请日:1999-08-2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C08F220/28 , C08F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3322 , C04B24/2647 , C04B2103/408 , C08F220/04 , C08F220/28 , C08F265/04 , C08F283/06 , C08F290/06 , Y10S526/932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质量稳定的适于作为水泥用分散剂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1中加入摩尔比在3∶1-50∶1范围内的(甲基)丙烯酸和聚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使其在酸催化剂和阻聚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用碱性试剂使催化剂失活,从而获得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残余物的酯化产物,在步骤2中步骤1所制得的酯化产物于1.5-3.5的pH范围内使(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残余物进行共聚。
-
公开(公告)号:CN1367802A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9816868.8
申请日:1999-08-2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C08F290/06 , C08F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3322 , C04B24/2647 , C04B2103/408 , C08F220/04 , C08F220/28 , C08F265/04 , C08F283/06 , C08F290/06 , Y10S526/932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质量稳定的适于作为水泥用分散剂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1中加入摩尔比在3∶1-50∶1范围内的(甲基)丙烯酸和聚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使其在酸催化剂和阻聚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用碱性试剂使催化剂失活,从而获得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残余物的酯化产物,在步骤2中步骤1所制得的酯化产物于1.5-3.5的pH范围内使(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残余物进行共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