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性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6858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680014098.X

    申请日:2006-04-25

    Abstract: 在伸缩性片材的制造方法中,将含有具有弹性伸缩性的弹性层(1)和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3),且两层进行部分接合而成的带状层叠片材(10A),或者含有弹性成分和实质上为非弹性的成分,且形成有通过压花加工产生的部分压花部的纤维片材以两层彼此的接合部(4)或所述压花部为基点进行拉伸,从而获得伸缩性片材(10)。伸缩性片材具有在与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隆起部和凹槽部,接合部(4)或压花部形成在该隆起部上。

    伸缩性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6859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097.5

    申请日:2006-04-24

    Abstract: 在伸缩性无纺布(10)中,在弹性纤维层(1)的至少一个面上配置有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3)。两纤维层(1、2、3)在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的状态下通过纤维交点的热熔融粘接而整面地接合在一起。另外,成为非弹性纤维层(2、3)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到弹性纤维层(1)中的状态和/或弹性纤维层(1)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到非弹性纤维层(2、3)中的状态。伸缩性无纺布优选如下制造:将由弹性纤维构成的纤维网与由非弹性纤维构成的纤维网重叠,在这些纤维网未一体化的状态下对这些纤维网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使纤维之间热熔融粘接,获得这些纤维网一体化而形成的纤维片材,使所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之后释放上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吸收性制品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0084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08042.6

    申请日:2004-03-1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1)中,在液体不透过性且透湿性的底片(3)上形成有表示文字、图形或记号等的印刷部分,该印刷部分中印刷网点的线数为每1英寸60~100且印刷网点的点密度为30~80%,该印刷部分的表观面积相对于底片面积的比例为18%以上。

    吸收性制品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3528C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410008042.6

    申请日:2004-03-1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1)中,在液体不透过性且透湿性的底片(3)上形成有表示文字、图形或记号的印刷部分,该印刷部分中印刷网点的线数为每2.54厘米60~100且印刷网点的点密度为30~80%,该印刷部分的表观面积相对于底片面积的比例为18%以上。

    伸缩性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6859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680014097.5

    申请日:2006-04-24

    Abstract: 在伸缩性无纺布(10)中,在弹性纤维层(1)的至少一个面上配置有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3)。两纤维层(1、2、3)在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的状态下通过纤维交点的热熔融粘接而整面地接合在一起。另外,成为非弹性纤维层(2、3)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到弹性纤维层(1)中的状态和/或弹性纤维层(1)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到非弹性纤维层(2、3)中的状态。伸缩性无纺布优选如下制造:将由弹性纤维构成的纤维网与由非弹性纤维构成的纤维网重叠,在这些纤维网未一体化的状态下对这些纤维网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使纤维之间热熔融粘接,获得这些纤维网一体化而形成的纤维片材,使所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之后释放上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伸缩性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6858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098.X

    申请日:2006-04-25

    Abstract: 在伸缩性片材的制造方法中,将含有具有弹性伸缩性的弹性层(1)和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3),且两层进行部分接合而成的带状层叠片材(10A),或者含有弹性成分和实质上为非弹性的成分,且形成有通过压花加工产生的部分压花部的纤维片材以两层彼此的接合部(4)或所述压花部为基点进行拉伸,从而获得伸缩性片材(10)。伸缩性片材具有在与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隆起部和凹槽部,接合部(4)或压花部形成在该隆起部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