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99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0702225.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F2/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压握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压握组件以及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外筒的外周开设有开口,并开设有插接口。多个压握组件设置在外筒内部且与外筒枢接,且多个压握组件的远离外筒的一侧共同形成与插接口相连通的插接通道。内筒设置在外筒内部,其上开设有与压握组件对应的驱动结构,并将驱动结构与压握组件相连接。第一手柄的一端与内筒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向外伸出,第二手柄与外筒连接。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使内筒相对外筒转动,驱动结构能驱动压握组件相对外筒转动,以使插接通道的直径变小或增大,可单手操作,操作灵活,且压握均匀,有利于保证支架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5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339678.8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M2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医用微导丝,其包括芯丝、内层、外层以及连接头。芯丝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内层为编织层或绕簧层并套设于远端;外层套设于内层,外层由编织丝编织形成,编织丝之间交叉形成面接触;连接头设置于远端并与内层及外层分别连接。以此使得该医用微导丝在使用过程中,编织形成外层的编织丝不易相对滑动,不会导致力和扭矩在传输过程中严重损失,从而就能够确保医用微导丝整体的扭控性和支撑性良好,能够顺利通过迂曲血管,而且连接头能够保持远端的柔软度,而内层则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增加触觉反馈性,从而有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31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28529.8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B17/22 , A61B17/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端血栓移除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远端血栓移除器包括贴壁保护伞和内置移除器,贴壁保护伞包括推送单元和网篮,网篮一端连接推送单元,另一端设有开口,推送单元呈管状,贴壁保护伞能够位于抽吸导管的远端,且网篮设于推送单元背离抽吸导管的一侧,网篮用于捕获血栓;内置移除器能够贯穿于贴壁保护伞,且能够伸出于开口,内置移除器对血栓进行切割与移除,实现对抽吸导管远端及其临近区域的疏通。本发明的远端血栓移除器,在抽吸导管保持置于既定位置时,能够对抽吸导管远端及其临近血管区域进行疏通,并且能够防止血栓逃逸,避免抽吸导管出现抽吸不动的情况,使手术顺利进行,降低了治疗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1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72277.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B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装置包括编织网,编织网包括提供轴向支撑力的远端支撑部、提供径向支撑力的近端支撑部以及连接远端支撑部和近端支撑部的曲面支撑部,曲面支撑部为内凹的曲面;编织网具有预成型状态和收束状态,预成型状态时,远端支撑部和近端支撑部均抵接动脉瘤囊的内壁,且近端支撑部封堵在动脉瘤囊的颈部开口,收束状态时,远端支撑部和近端支撑部向曲面支撑部翻折,避免受限于微导管的内径尺寸,且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动脉瘤囊内,避免了由于长期经血流冲击而导致朝向动脉瘤囊坍缩,进而保证了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39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02337.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端保护器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远端保护器包括输送导丝组件、滤伞组件和涂层组件;输送导丝组件能够可拆卸地插设于滤伞组件内;滤伞组件包括伞体骨架、滤膜和固定环,伞体骨架近端呈喇叭状,滤膜覆盖于伞体骨架上,滤膜贴合伞体骨架的远端部分设有滤孔;涂层组件设于滤伞组件的远端,涂层组件包括承载件和承载于承载件的溶栓药物,溶栓药物能够从承载件以一定速率缓释。本发明的远端保护器,能够更好地贴合血管壁,同时能够通过缓释溶栓药物,在手术期间,对逃逸微小血栓进行即时溶栓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法对小于滤孔的微小血栓拦截、收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19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49217.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F2/91 , A61B17/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取栓支架、取栓装置及取栓系统。该支架包括近端支架、远端支架和多个弹性件;近端支架和远端支架均为管形网,且近端支架的轴线与远端支架的轴线重合;近端支架与远端支架通过多个弹性件首尾相连,且多个弹性件环近端支架的轴线间隔均布,弹性件能够沿近端支架的长度方向伸缩,近端支架背离远端支架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结构。该支架利用弹性件连接近端支架和远端支架的方式,提升了取栓支架的伸缩能力,保障了近端支架与远端支架的动作灵活性,由此使得取栓支架能够有效地传递推送力,提升了取栓支架各部分的顺应性,改进了取栓支架的贴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86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49425.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编织支架。该混合编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为单层结构。支架本体是由至少两根丝体交错编织而成的筒状结构,至少两根丝体的端面积不完全相同。本发明的混合编织支架的支架本体是由至少两根丝体交错编织而成,至少两根丝体的端面积不同。端面积较大的丝体使得支架本体具有良好的支撑力,以与血管紧密贴合,实现良好定位。端面积较小的丝体使得支架本体的网孔较小,支架本体安装至血管后,斑块受力更加均匀,不易破碎,即使斑块破碎,支架本体也能有效阻挡斑块的碎片流向血管的下游。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支架本体的使用安全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43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65988.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支架。该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薄膜,支架本体具有近端和远端,近端相对于远端用于设置在血管的上游。薄膜安装且覆盖在支架本体上,薄膜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开口,开口朝向支架本体的近端或者远端。本发明的支架本体安装至颈动脉的Y型分叉处后,支架本体张开,且薄膜随着支架本体张开,薄膜覆盖血管内的斑块,从而能够防止斑块因支架本体的挤压而破碎脱落。此外,支架本体安装至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后,从颈总动脉进入颈外动脉的血流容易冲开位于颈外动脉入口处的薄膜,从而保证血液正常进入颈外动脉。综上,本发明的覆膜支架的使用安全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4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63194.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孔径覆膜支架。该变孔径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滤膜,支架本体按照血流的方向包括近端部和远端部以及位于近端部和远端部之间的中部,近端部用于安装至颈总动脉,中部用于与颈外动脉的入口相对,远端部用于安装至颈内动脉。滤膜与支架本体连接,滤膜包括近孔径段和远孔径段以及位于近孔径段与远孔径段之间的中间孔径段。近孔径段覆盖在近端部上,远孔径段覆盖在远端部上,中间孔径段覆盖在中部上,且中间孔径段的孔面积大于近孔径段以及远孔径段的孔面积,从而能够防止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上的斑块脱落并且流向血管的下游,且能够使得血液正常进入颈外动脉。本发明的变孔径覆膜支架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863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249425.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编织支架。该混合编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为单层结构。支架本体是由至少两根丝体交错编织而成的筒状结构,至少两根丝体的端面积不完全相同。本发明的混合编织支架的支架本体是由至少两根丝体交错编织而成,至少两根丝体的端面积不同。端面积较大的丝体使得支架本体具有良好的支撑力,以与血管紧密贴合,实现良好定位。端面积较小的丝体使得支架本体的网孔较小,支架本体安装至血管后,斑块受力更加均匀,不易破碎,即使斑块破碎,支架本体也能有效阻挡斑块的碎片流向血管的下游。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支架本体的使用安全性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