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801389.4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大纵坡矩形隧道掘进面支护压力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楔形体体积及与地面夹角,计算楔形体自重,获取上部模型体积与周向面积,基于土拱效应计算上部模型的竖向应力,利用竖向应力与楔形体上表面积计算楔形体所受竖向力,利用楔形体自重、竖向力、楔形体滑动面摩擦力和楔形体侧面摩擦力,建立楔形体极限平衡方程,得土仓土体对掌子面作用力,基于土仓土体自重,利用土仓土体对掌子面作用力建立土仓土体极限平衡方程,得支护压力,建立大纵坡矩形隧道模型,针对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大纵坡条件下矩形隧道掘进,提特有情况下计算极限支护压力和评价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方法,有效规避工程风险,达到预期规划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03962.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E21D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盾构隧道掘进面失稳最优支护力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平面应变假设,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相结合的混合破坏机制,利用离散技术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之间的速度间断面,并计算混合破坏机制下各个点的坐标;S2、基于混合破坏机制,运用上限定理计算最优支护压力。本发明计算盾构隧道掘进面失稳最优支护力的方法通过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相结合的混合破坏机制,并利用离散技术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之间的速度间断面,可以完全反映土体真实失稳状态。本发明可得到更准确、更安全的掘进面支护压力,为提高实际工程安全性和规避风险提供更可靠的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3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607940.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采集盾构区间样本集,并构建盾构沉降预测模型;利用SMOTE算法将所述盾构区间样本集进行样本数目扩增处理,随机采样样本增加少数类样本,得到样本盾构区间样本训练集;将所述盾构区间样本训练集输入所述盾构沉降预测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完成训练的盾构沉降预测模型。本发明采用SMOTE算法对样本数据集进行样本数目扩充,采用样本数目扩增后的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使盾构沉降预测模型不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预测模型提取的信息足够泛化,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01389.4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大纵坡矩形隧道掘进面支护压力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楔形体体积及与地面夹角,计算楔形体自重,获取上部模型体积与周向面积,基于土拱效应计算上部模型的竖向应力,利用竖向应力与楔形体上表面积计算楔形体所受竖向力,利用楔形体自重、竖向力、楔形体滑动面摩擦力和楔形体侧面摩擦力,建立楔形体极限平衡方程,得土仓土体对掌子面作用力,基于土仓土体自重,利用土仓土体对掌子面作用力建立土仓土体极限平衡方程,得支护压力,建立大纵坡矩形隧道模型,针对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大纵坡条件下矩形隧道掘进,提特有情况下计算极限支护压力和评价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方法,有效规避工程风险,达到预期规划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8626.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考虑渗流的盾构掘进面失稳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S1:基于盾构掘进面前方渗流场,提取出开挖面前方各个坐标的压力水头值,对所有压力水头值进行数值拟合,得到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相结合的掘进面渗流经验模型;S2:基于所述掘进面渗流经验模型,构建盾构掘进面失稳破坏机制;S3:基于所述盾构掘进面失稳破坏机制,得到有效支护压力。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地下水渗流对掘进面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有效支护压力,为盾构掘进施工提供直接的指导,帮助工程师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和施工参数,确保掘进面的稳定性,降低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503962.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E21D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盾构隧道掘进面失稳最优支护力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平面应变假设,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相结合的混合破坏机制,利用离散技术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之间的速度间断面,并计算混合破坏机制下各个点的坐标;S2、基于混合破坏机制,运用上限定理计算最优支护压力。本发明计算盾构隧道掘进面失稳最优支护力的方法通过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相结合的混合破坏机制,并利用离散技术构建螺旋破坏机制和平动破坏机制之间的速度间断面,可以完全反映土体真实失稳状态。本发明可得到更准确、更安全的掘进面支护压力,为提高实际工程安全性和规避风险提供更可靠的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21321072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3199726.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变形自动实时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控制台,所述监测控制台的顶部设置有监测线缆控制组件,且监测线缆控制组件的边侧电性连接有监测控制组件,并且监测控制组件的底部衔接有监控防护组件,所述监测控制台的边侧安装有监测记录组件;所述监测线缆控制组件,包括操纵杆、操纵把手、卷线盘、连接线缆、插孔、第一插销,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纵把手,且操纵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卷线盘,并且卷线盘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线缆;本实用新型便于将监控器固定在任意高度对地下连续墙进行监控,便于使放下监控器的过程更加顺畅,便于在不使用装置时对监控器进行防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