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式制冷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6464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076569.0

    申请日:2015-02-12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式制冷机,不使用真空泵而能够将抽气罐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并且在设置有吸附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障碍地将抽气罐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在具备蒸发器(3)、冷凝器(2)以及压缩机(1)并且使用存在有蒸发器(3)中的压力为大气压以下的情况的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机中,具备:抽气罐(6),其连接于冷凝器(2)并从冷凝器(2)抽出含有不凝性气体的制冷剂气体;冷却器(7),其设置于抽气罐(6)的内部,使从冷凝器(2)供给的制冷剂液气化并对抽气罐(6)内进行冷却;以及加热单元,其用于对抽气罐(6)内进行加热以使抽气罐(6)的内压上升,在将含有不凝性气体的制冷剂气体从冷凝器(2)抽出至抽气罐(6)的配管设置有止回阀(23)。

    制冷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9673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11514.8

    申请日:2016-05-11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机,即使改变制冷机的热交换器的路径数、断水开关(差压开关、差压传感器)也能够共通化,即使在奇数路径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较长的导压管。该制冷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液用热交换器的液体侧的路径数为3以上,其检测所述液用热交换器的液体侧的第N路径的入口部分与第N+1路径的出口部分的压差,并根据检测出的压差来推定制冷机的液体的流量。

    压缩式制冷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3826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10449013.3

    申请日:2011-12-22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现有的双级制冷循环压缩式制冷机效率高且廉价的压缩式制冷机。该压缩式制冷机具有双级制冷循环,包括高压冷凝器(22)、低压冷凝器(20)、高压蒸发器(14)、低压蒸发器(12)、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以及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将由高压冷凝器(22)冷凝后的制冷剂液导入低压冷凝器(20),并在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和高压冷凝器(22)之间、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或者高压冷凝器(22)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的至少任一个设有控制阀(V1、V2)。

    压缩式制冷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664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1249.2

    申请日:2011-12-22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现有的双级制冷循环压缩式制冷机效率高且廉价的压缩式制冷机。该压缩式制冷机具有双级制冷循环,包括高压冷凝器(22)、低压冷凝器(20)、高压蒸发器(14)、低压蒸发器(12)、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以及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将由高压冷凝器(22)冷凝后的制冷剂液导入低压冷凝器(20),并在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和高压冷凝器(22)之间、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或者高压冷凝器(22)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的至少任一个设有控制阀(V1、V2)。

    热源机系统、学习完毕模型的生成方法以及学习完毕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8829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80025260.1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热源机系统具备:热源设备,其对向热需求设施供给的热介质进行冷却或加热;热源辅机;以及控制装置,其对热源设备以及热源辅机的运转状态进行调节。控制装置具有学习完毕的控制模型。控制模型以在被输入运转条件时输出规定指标成为符合条件的值的运转状态的方式实施使用了监督数据的机器学习处理。控制装置控制热源设备以及热源辅机,以便成为控制模型输出的运转状态。学习完毕模型的生成方法通过模拟生成监督数据,使用监督数据实施机器学习处理而生成学习完毕模型。

    压缩式制冷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6464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076569.0

    申请日:2015-02-12

    Inventor: 内村知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式制冷机,不使用真空泵而能够将抽气罐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并且在设置有吸附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障碍地将抽气罐内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在具备蒸发器(3)、冷凝器(2)以及压缩机(1)并且使用存在有蒸发器(3)中的压力为大气压以下的情况的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机中,具备:抽气罐(6),其连接于冷凝器(2)并从冷凝器(2)抽出含有不凝性气体的制冷剂气体;冷却器(7),其设置于抽气罐(6)的内部,使从冷凝器(2)供给的制冷剂液气化并对抽气罐(6)内进行冷却;以及加热单元,其用于对抽气罐(6)内进行加热以使抽气罐(6)的内压上升,在将含有不凝性气体的制冷剂气体从冷凝器(2)抽出至抽气罐(6)的配管设置有止回阀(23)。

    压缩式制冷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382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9013.3

    申请日:2011-12-22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现有的双级制冷循环压缩式制冷机效率高且廉价的压缩式制冷机。该压缩式制冷机具有双级制冷循环,包括高压冷凝器(22)、低压冷凝器(20)、高压蒸发器(14)、低压蒸发器(12)、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以及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将由高压冷凝器(22)冷凝后的制冷剂液导入低压冷凝器(20),并在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和高压冷凝器(22)之间、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或者高压冷凝器(22)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的至少任一个设有控制阀(V1、V2)。

    多级制冷系统
    8.
    发明公开
    多级制冷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30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98746.9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多级制冷系统,通过连结多台普通的制冷机而构成多级制冷循环,并且能够以简便的控制进行稳定的运转,将开发、设计的工时减小到极限,由此能够廉价地实现节能化。若将多个制冷机(1、2、3)整体的被冷却液的目标出口温度设为Tout、将运转中的多个制冷机中的从最下游的制冷机开始数第N台制冷机的被冷却液的入口温度的测定值设为Tin(N),则第N台制冷机的控制部构成为:用算式T(N)=Tin(N)-(Tin(N)-Tout)/N,来计算第N台制冷机的被冷却液的目标出口温度T(N)。

    制冷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9673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10311514.8

    申请日:2016-05-11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机,即使改变制冷机的热交换器的路径数、断水开关(差压开关、差压传感器)也能够共通化,即使在奇数路径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较长的导压管。该制冷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液用热交换器的液体侧的路径数为3以上,其检测所述液用热交换器的液体侧的第N路径的入口部分与第N+1路径的出口部分的压差,并根据检测出的压差来推定制冷机的液体的流量。

    压缩式制冷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6649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431249.2

    申请日:2011-12-22

    Inventor: 内村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现有的双级制冷循环压缩式制冷机效率高且廉价的压缩式制冷机。该压缩式制冷机具有双级制冷循环,包括高压冷凝器(22)、低压冷凝器(20)、高压蒸发器(14)、低压蒸发器(12)、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以及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将由高压冷凝器(22)冷凝后的制冷剂液导入低压冷凝器(20),并在与高压冷凝器(22)连接的压缩机(18)和高压冷凝器(22)之间、与低压冷凝器(20)连接的压缩机(16)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或者高压冷凝器(22)和低压冷凝器(20)之间的至少任一个设有控制阀(V1、V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