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501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099599.4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技术。包括在弯道底板上设置多组导流坎构成导流区和过流区,导流坎一端与弯道凹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渠中部,导流坎与凹岸边墙倾斜设置,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平滑连接;背水面由平滑连接的凸形弧面和凹形弧面构成,过流侧面沿水流方向F布置。本发明在水渠弯道的底板上布置导流坎,导流坎的挡水面和背水面分别设计,顶部圆弧防止水流飞溅;背水面两段圆弧平滑连接,水流平顺地过渡到渠底,便于下一个导流坎有效地导流。本发明导流坎将水流顺利导到凸岸,流畅地流向下游,泄洪弯道能充分降低超高,同时又能顺利泄流,保证水流平顺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7661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8739.1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西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 F24H9/0005 , F24S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冷水的无动力利用系统,包括冷水回用系统和阀门控制系统,冷水回用系统包括两活塞泵,两活塞泵的动力泵和储水泵由连杆连动,动力泵和储水泵各水口通过电磁阀、止回阀控制并与热水器联通,管路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控制器和混水阀。本发明将热水管道中的未被加热的冷水收集起来,通过循环系统循环到热水器实现再次加热,本发明无外加的动力泵耗能,通过在管道中设计自主动力泵系统,实现了对热水管中的水抽吸再进行利用的功能,自主动力泵系统代替了传统热水器所需要的外加压力泵或减压泵,减少了能量资源的损耗。用户体验度更高。实现了来水即热,使用户体验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811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24141.7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能源发电伞。包括构成伞的伞杆和可收放的伞面,伞杆为中空结构,包括可相对旋转的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通过联杆连接,联杆下部与下杆固定连接,联杆上部与上杆通过多组轴承转动配合;联杆顶部固定有微型发电机,微型发电机转轴与上杆固定连接;伞面沿径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组弧形挡板,各挡板平面与伞面成45度夹角;伞面还铺设太阳能薄膜电池。本发明利用雨水动能、风能、太阳能进行发电,环保无污染,设计倾斜弧形挡板,采用水轮机结构的设计技术,利用雨水在伞面的流动进行发电,同时利用风力通过挡板时在挡板两侧形成的压力差,使伞面旋转进行发电,综合利用清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74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46816.1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西华大学
IPC: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系统、吊运系统和排水系统,垃圾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浮筒和收集滤网,收集浮筒设置于水面下、底部通过管道与排水系统连通;收集滤网设置于收集浮筒筒内,收集滤网的开口部与收集浮筒的开口部设置有可拆分联接机构。本发明利用漂浮垃圾顺水移动的特征,采取水泵抽水或自然落差排水的形式收集漂浮垃圾,滤网与浮筒可重复配合循环收集和清理垃圾;可拆分联接机构的压板、锁槽、锁舌和具有斜面的锁板结构能够使滤网与浮筒锁闭联接或解锁拆分实现滤网与浮筒收集垃圾的自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7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46816.1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西华大学
IPC: E02B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系统、吊运系统和排水系统,垃圾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浮筒和收集滤网,收集浮筒设置于水面下、底部通过管道与排水系统连通;收集滤网设置于收集浮筒筒内,收集滤网的开口部与收集浮筒的开口部设置有可拆分联接机构。本发明利用漂浮垃圾顺水移动的特征,采取水泵抽水或自然落差排水的形式收集漂浮垃圾,滤网与浮筒可重复配合循环收集和清理垃圾;可拆分联接机构的压板、锁槽、锁舌和具有斜面的锁板结构能够使滤网与浮筒锁闭联接或解锁拆分实现滤网与浮筒收集垃圾的自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48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99560.2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西华大学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道导流坎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床弯道凹岸的导流坎,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是一垂直设置的平面,平面一端有凹形弧面与凹岸平滑连接,另一端有凸形弧面与导流坎过流侧面平滑连接;背水面顶部到底部由平滑连接的凸形弧面和凹形弧面构成。本发明导流坎挡水面和背水面分别设计,挡水面顶部用圆弧过渡,防止水流飞溅进一步减少水流超高现象;导流坎挡水面两端均分别采用圆弧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平滑连接,降低了水流阻力;导流坎的背水面用两段圆弧连接,让水流平顺地过渡到渠底,便于下一个导流坎有效地导流,消除了空蚀破坏。采用本发明导流坎结构能保证泄洪弯道充分降低超高,顺利泄流,保证水流平顺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19501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99599.4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技术。包括在弯道底板上设置多组导流坎构成导流区和过流区,导流坎一端与弯道凹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渠中部,导流坎与凹岸边墙倾斜设置,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平滑连接;背水面由平滑连接的凸形弧面和凹形弧面构成,过流侧面沿水流方向F布置。本发明在水渠弯道的底板上布置导流坎,导流坎的挡水面和背水面分别设计,顶部圆弧防止水流飞溅;背水面两段圆弧平滑连接,水流平顺地过渡到渠底,便于下一个导流坎有效地导流。本发明导流坎将水流顺利导到凸岸,流畅地流向下游,泄洪弯道能充分降低超高,同时又能顺利泄流,保证水流平顺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482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99560.2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西华大学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道导流坎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床弯道凹岸的导流坎,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是一垂直设置的平面,平面一端有凹形弧面与凹岸平滑连接,另一端有凸形弧面与导流坎过流侧面平滑连接;背水面顶部到底部由平滑连接的凸形弧面和凹形弧面构成。本发明导流坎挡水面和背水面分别设计,挡水面顶部用圆弧过渡,防止水流飞溅进一步减少水流超高现象;导流坎挡水面两端均分别采用圆弧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平滑连接,降低了水流阻力;导流坎的背水面用两段圆弧连接,让水流平顺地过渡到渠底,便于下一个导流坎有效地导流,消除了空蚀破坏。采用本发明导流坎结构能保证泄洪弯道充分降低超高,顺利泄流,保证水流平顺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4480193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200676.5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西华大学
IPC: G06F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加热保暖和散热降温功能的鼠标套筒。它包括套筒骨架和面料层,其关键技术在于套筒骨架两端开口,套筒骨架的内腔由里向外依次包覆隔热层、碳纤维发热层、弹性传热层和面料层,套筒骨架的外壁包覆防滑层;在套筒骨架的一端安装三脚网架,三脚网架上安装风扇。本实用新型外观新颖,手的活动范围宽敞,克服了手袋式鼠标垫空间狭窄闷潮的缺陷,既可加热保暖又可降温散热,冬夏两用,使用舒适,圆筒状鼠标套筒能抬高使用者手腕高度,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160196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20142502.9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结构。包括在弯道底板上设置多组导流坎构成导流区和过流区,导流坎一端与弯道凹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渠中部,导流坎与凹岸边墙倾斜设置,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平滑连接;背水面由平滑连接的凸形弧面和凹形弧面构成,过流侧面沿水流方向F布置。本实用新型在水渠弯道的底板上布置导流坎,导流坎的挡水面和背水面分别设计,顶部圆弧防止水流飞溅;背水面两段圆弧平滑连接,水流平顺地过渡到渠底,便于下一个导流坎有效地导流。本实用新型导流坎将水流顺利导到凸岸,流畅地流向下游,泄洪弯道能充分降低超高,同时又能顺利泄流,保证水流平顺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