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93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978344.5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M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参数定制的吊弦三维预配方法及系统,在吊弦预配过程中,加入全线路的三维世界坐标系建模;加入所有类型附加荷载的重量归算模型;加入对每一个吊弦位置、弹性吊索位置与张力、附加荷载位置与重量的定义;加入跨中吊弦点高度修正算法,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求解全线路接触网的三维坐标,以此求解出吊弦长度的精确解。采用全线路全参数定制的方式,解决了既有方法无法应用于差异化设计、无法应用于既有铁路改造定制计算的问题,还采用三维空间建模的方式,计算精度较既有方法有所提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经检验,在各环节较为精确的前提下,本办法能够实现全工况的吊弦计算并一次性安装到位。
-
公开(公告)号:CN112749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047221.4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B60M1/13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约束下的接触网线岔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受电弓的轮廓宽度、工作范围以及最大横向偏移量,并确定直股接触线拉出值以及侧股接触线拉出值;根据接触网弹性计算直股通过和直侧股转换时接触线的抬升量;按照弓网始触模式的优先级,根据直股接触线拉出值、侧股接触线拉出值以及当前弓网始触模式确定受电弓的特征位置参数;根据接触线的抬升量以及特征位置参数确定极限位置处的侧股接触线高度约束条件以及约束区间;根据约束条件确定侧股接触线高度;根据侧股接触线高度以及所述约束区间,设计接触网线岔。本发明能提高线岔设计的容错率,避免线岔处的弓网异常磨损和弓网事故以及提高弓网系统的寿命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34264.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L5/04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弹性吊索张力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依据线路坡度,采用高度修正算法分别对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采用不等高悬挂受力分析公式计算吊弦拉拽力;基于吊弦拉拽力、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和修正后的线夹高度,采用力矩平衡分析法建立弹性吊索力矩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弹性吊索的张力。本发明能降低测量的工作强度,提高测量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3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10440806.0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M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挂式的刚性接触网膨胀接头,本悬挂式刚性接触网膨胀关节,设于两条汇流排之间,所述的膨胀关节包括左、右端半体式汇流排,所述的左、右端半体式汇流排通过悬挂式导向件连接,所述的悬挂式导向件包括伸缩导向轨与悬挂卡槽,所述的伸缩导向轨为左、右端半体式汇流排的移动提供导轨,所述的悬挂卡槽与悬挂装置连接。本发明中接触网膨胀关节的质量由悬挂装置传递给隧道,改善了刚性接触网整体刚度分布的均匀程度,实现受电弓通过时的平滑过渡与连续取流,保证弓网动态特性的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12749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047221.4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B60M1/13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约束下的接触网线岔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受电弓的轮廓宽度、工作范围以及最大横向偏移量,并确定直股接触线拉出值以及侧股接触线拉出值;根据接触网弹性计算直股通过和直侧股转换时接触线的抬升量;按照弓网始触模式的优先级,根据直股接触线拉出值、侧股接触线拉出值以及当前弓网始触模式确定受电弓的特征位置参数;根据接触线的抬升量以及特征位置参数确定极限位置处的侧股接触线高度约束条件以及约束区间;根据约束条件确定侧股接触线高度;根据侧股接触线高度以及所述约束区间,设计接触网线岔。本发明能提高线岔设计的容错率,避免线岔处的弓网异常磨损和弓网事故以及提高弓网系统的寿命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4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58691.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吴积钦 , 王旭荣 , 周吉 , 张金胜 , 贾永胜 , 刘继冬 , 潘朝霞 , 谷禹涵 , 马春莲 , 王海杰 , 赵佃举 , 周建武 , 尹彩林 , 刘志坚 , 张智 , 关金发 , 赵鹏 , 李亚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振动测量的装置和方法,包括被测支柱;测量装置所需的锂电池电源;测试系统设备所需的电压转换装置;用于测量的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数据传输线缆;物联网数据采集记录仪;用于无线发射的网关设备;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卡;用于隔离的防护盒;用于支撑防护盒的支持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支柱空间上振动的加速度进行测量,全面反映接触网支柱的振动性质。采集的数据可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记录仪实时存储,也可通过网关设备实现无线传输或访问网页进行查看或下载,进而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该振动装置可测各型号的接触网支柱振动,具有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55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362162.6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载荷非接触测量方法和装置,属于电气化轨道交通领域,获取高速摄像模组采集的接触网的图像,并根据接触网的图像分析得到目标整体吊弦及所述两侧整体吊弦各自在接触线上线夹的绝对位移以及目标整体吊弦及所述两侧整体吊弦各自在承力索上线夹的绝对位移;进而得到接触网目标整体吊弦的载荷,即目标整体吊弦的压缩幅值与拉伸力时程数据,实现了铁路整体吊弦的载荷非接触测量,进而为对整体吊弦服役使用寿命的准确预估提供了基础,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与经济负担,并且保障了铁路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62162.6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载荷非接触测量方法和装置,属于电气化轨道交通领域,获取高速摄像模组采集的接触网的图像,并根据接触网的图像分析得到目标整体吊弦及所述两侧整体吊弦各自在接触线上线夹的绝对位移以及目标整体吊弦及所述两侧整体吊弦各自在承力索上线夹的绝对位移;进而得到接触网目标整体吊弦的载荷,即目标整体吊弦的压缩幅值与拉伸力时程数据,实现了铁路整体吊弦的载荷非接触测量,进而为对整体吊弦服役使用寿命的准确预估提供了基础,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与经济负担,并且保障了铁路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0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57223.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吊索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臂、第一线夹以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线夹设置于第一安装臂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与第一安装臂相连、以驱动第一安装臂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弹性吊索的一端夹紧于第一线夹上;第二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臂和第二线夹,第二线夹设置于第二安装臂上,弹性吊索的另一端夹紧于第二安装臂上;控制器,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运动即可完成弹性吊索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634264.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L5/04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弹性吊索张力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依据线路坡度,采用高度修正算法分别对第二特征点的接触线高度和第三特征点的线夹高度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采用不等高悬挂受力分析公式计算吊弦拉拽力;基于吊弦拉拽力、第一特征点与支柱定位点的水平距离、修正后的接触线高度和修正后的线夹高度,采用力矩平衡分析法建立弹性吊索力矩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弹性吊索的张力。本发明能降低测量的工作强度,提高测量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