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8154.7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本发明将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分别设定为与铁路道床最近的受力侧、与隧道壁最接近的非受力侧和底部;受力侧受到单侧横向荷载,模拟为悬臂梁结构;受力侧应力荷载通过悬臂梁结构受力模型、利用弹性力学原理获得。本发明采用模拟悬臂梁模型简化了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模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力学模型,获得了适用于不同型式的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的简化模型,模型反映了重载铁路隧道侧沟结构的受力性能。本发明对重载铁路隧道侧沟的设计和安全验算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06563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494818.2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线铁路隧道底部竖向荷载信息的获得方法。本发明采用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获得了满足不同轴重条件下单洞双线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不同深度的重载列车荷载,该方法也充分反映了重载列车对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的动力影响。本发明提供了目前重载列车荷载在隧道底部结构竖向传递过程中不同深度的获得方法,而且对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31602.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复杂风场下隧道群火灾与通风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它包括支架、隧道群、测温件以及造风件,隧道群、测温件以及造风件均安装在支架上,隧道群由若干管节组成,测温件用于测量管节内的温度,造风件用于向管节内送风,若干个管节相互连接形成两段隧道,两段隧道之间的支架上安装有伸缩面板,伸缩面板上铰接有两块仰角面板,两块仰角面板分别安装在两段隧道的洞口上,仰角面板上开设有与隧道洞口对应的门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造风件实现了峡谷风、隧道内自然风、隧道内机械通风三种风场叠加作用的复杂风场,同时适用火灾和日常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060656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494818.2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线铁路隧道底部竖向荷载信息的获得方法。本发明采用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获得了满足不同轴重条件下单洞双线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不同深度的重载列车荷载,该方法也充分反映了重载列车对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的动力影响。本发明提供了目前重载列车荷载在隧道底部结构竖向传递过程中不同深度的获得方法,而且对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92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0511388.0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铁路隧道道床两侧沟槽结构体结构应力的获得方法。包括获得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设计参数,并获得沟槽结构受力侧上、下端横向荷载q1、q2与轴重的曲线函数,获得沟槽结构受力侧应力。本发现采用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力学模型,公开了适用于不同型式的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的获得方法,该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充分反映了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的受力性能。本发明提供了目前两侧沟槽结构体应力的获得方法,对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的设计和安全验算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9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11388.0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铁路隧道道床两侧沟槽结构体结构应力的获得方法。包括获得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设计参数,并获得沟槽结构受力侧上、下端横向荷载q1、q2与轴重的曲线函数,获得沟槽结构受力侧应力。本发现采用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力学模型,公开了适用于不同型式的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应力的获得方法,该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充分反映了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结构的受力性能。本发明提供了目前两侧沟槽结构体应力的获得方法,对重载铁路隧道两侧沟槽的设计和安全验算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22254065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21171137.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灾害影响下高原铁路隧道洞口紧急救援站避难设施,属于交通隧道设计技术领域。多灾害影响下高原铁路隧道洞口紧急救援站避难设施,包括主隧道,还包括:躲避通道,其中,所述躲避通道通过疏散通道与主隧道相连通,所述躲避通道内设置有供氧部和取暖部,且所述躲避通道内顶部固定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主隧道上固定设置有停靠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躲避通道内固定设置有供氧部和取暖部,对于高原地区具有低温和低氧等特点,可以改善躲避通道内的生存环境,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保证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增加受灾人员生存能力,为救援增加时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