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9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479418.4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早期鉴定‘Hort 16A’猕猴桃开放性授粉后代性别的方法,属于鉴定植物性别的方法。本发明通过SNP标记的筛查,确定能稳定扩增且扩增产物在雌雄株之间存在差异的引物2‑1;用该引物在已知性别‘Hort 16A’猕猴桃自由授粉后代中进行PCR扩增,比对雌雄株之间的序列,确定能够鉴定性别的SNP标记;以雄性6号样本(X6)为对照,59bp处表现为t纯合的为雌性个体,表现为t/c杂合的为雄性个体;71bp处表现为g纯合的为雌性个体,表现为g/a杂合的为雄性个体。本发明简单、高效、快速,为‘Hort 16A’猕猴桃的生产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26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9726.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1/6895 , C12Q2600/166 , C12Q2531/113 , C12Q2545/101 , C12Q2563/107
Abstract: 筛选中华猕猴桃‘Hort 16A’后代优良品系多倍体植株的方法,涉及植物优良品系多倍体的筛选。本发明步骤包括:提取组培苗叶片的总RNA;RNA反转录为cDNA;选择二倍体与多倍体植株转录组中呈上调趋势的差异基因1~2个,以持家基因Elongation factor EC为内参基因,萤光定量PCR,绘制差异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选择差异基因;计算相对表达量,以差异基因为二倍体差异基因2倍以上的组培苗作为多倍体组培苗。本发明创新了多倍体倍性变异植株筛选理论和方法,为中华猕猴桃多倍体植株筛选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5273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4299.X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用EMS诱导‘Hort 16A’后代优株变异及AFLP检测方法,涉及猕猴桃育种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将EMS直接加入培养基的方法对猕猴桃进行诱导,其中0.08mg/L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为显著。在AFLP中研究了PCR扩增所需酶用量、酶切时间和酶活性对酶切的影响;分析了酶活性和能量对连接引物的影响;在选择性扩增体系中筛选出适当的引物组合作为DNA预扩增后选择性扩增的引物,方便选择扩增多态性DNA和提高反映其片断长度多态性的可靠性,可达到一次检测诱导产生的突变体DNA水平的微小差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5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8164.4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9 , C12Q1/6895 , C12Q2600/158
Abstract: 一种贝酵母转FZF1基因耐硫转化子的制备及鉴定方法,属于培育酵母菌株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FZF1基因表达载体;贝酵母转基因;PCR筛选转化子;贝酵母菌株耐硫性测定;RT‑PCR检测;转化子生长曲线测定;转录组分析等。试验表明转化子A9‑ FZF1‑1和A9‑ FZF1‑2能在含40 mM亚硫酸钠的培养基中生长,同时本发明提供了鉴定增强FZF1基因表达的贝酵母新菌株硫代谢网络的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83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2650.5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兔眼蓝莓组培快繁体系的构建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选取水培苗的茎段为外植体,用酒精和升汞处理后接种在茎芽系诱导培养基中,进一步将茎芽系诱导培养的茎段竖直插于茎芽系增殖培养中,并在生根培养中取IBA浓度2.0mgL-1,生根率高于85%。上述取水培苗作为来源,其污染率和褐化率明显低于温室培育苗;用酒精和升汞消毒相互促进;茎芽系诱导、增殖与正交实验结果一致;IBA对生根的影响为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68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20758.3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中华猕猴桃的组培快繁方法,涉及猕猴桃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本发明用当年生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愈伤诱导及丛生芽分化培养基MS+0.3mg/LZT+0.05mg/LNAA上;本发明还提供了改良MS,待丛生芽分化后,转入改良MS+2mg/LZT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根据苗高转入改良MS+0.015mg/LTDZ增壮培养基中,将符合生根的小苗转入1/2改良MS+0.7mg/LIBA+0.1g/LAC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移栽驯化。本发明愈伤诱导率达96.4%,丛生芽芽高达1.67cm,丛生芽增值系数达3.67,生根率达98.12%,且培养基成本低,繁殖周期短,可实现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908115.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0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与毛白杨生长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方法、试剂盒及应用,包括标记碱基序列为SEQIDNO.1的AUX1,SEQIDNO.2的CYCD3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标记基因组合AUX1、CYCD3,及相应的引物试剂盒的应用,可以在毛白杨生长的早期就能够高效、准确地鉴定出生长快的单株,从而大大加速育种进程,缩短选育周期,对比单个基因片段标记,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准确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53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710138164.4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12N15/81 , C12N1/19 , C12Q1/6895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贝酵母转FZF1基因耐硫转化子的制备及鉴定方法,属于培育酵母菌株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FZF1基因表达载体;贝酵母转基因;PCR筛选转化子;贝酵母菌株耐硫性测定;RT‑PCR检测;转化子生长曲线测定;转录组分析等。试验表明转化子A9‑FZF1‑1和A9‑FZF1‑2能在含40 mM亚硫酸钠的培养基中生长,同时本发明提供了鉴定增强FZF1基因表达的贝酵母新菌株硫代谢网络的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6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55290.0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84K杨树ARK1基因及其在杂交杨中的运用。在本发明中,84K杨树的ARK1基因,构建了新的载体,并培育了转ARK1基因的‘717’杂交杨,生长素相关基因上调表达,会促进植株生长;同时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会导致木质素含量下降,提高其工业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76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69692.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黄肉猕猴桃组培苗耐寒突变体的诱导及耐寒基因运用的方法。本发明的黄肉猕猴桃耐寒基因为CEY00_Acc03316(脱落酸受体PYL)和CEY00_Acc28966(β-淀粉酶),其特征在于黄肉猕猴桃耐寒基因为CEY00_Acc03316(脱落酸受体PYL)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CEY00_Acc28966(β-淀粉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上述黄肉猕猴桃耐寒基因培育黄肉猕猴桃四倍体耐寒植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