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07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501981.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收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生产数据;考虑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并同时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建立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最后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方程;根据建立的物质平衡方程处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生产数据,并绘制相关曲线;最后计算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Gt。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建立了新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该方程对合理计算页岩气藏动态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76456.8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种因素的页岩气藏储量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收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历史生产数据;考虑基质和裂缝自由气、吸附相视孔隙度、吸附相密度、干酪根中溶解气、修正岩石压缩系数、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等因素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并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表达式;根据建立的物质平衡方程,处理其基本参数、生产数据和绘制相关曲线;最后计算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V。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基质和裂缝自由气、吸附相孔隙度、溶解气的扩散、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建立了新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该方程对合理计算页岩气藏动态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0870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91362.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43 , E21B43/24 , E21B4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43 , E21B43/24 , E21B47/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转火驱实现自燃点火开采原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稠油油藏采用经典的Top‑down井网;对稠油油藏先进行蒸汽驱过程开采稠油;当监测到油藏温度下降幅度大于5℃/h时,向注入的蒸汽中混合注入助燃剂,使之随着蒸汽分散在油藏中;当监测到油藏温度低于100℃时,停止注入蒸汽,并向油藏中注入空气,由于地层温度已抬升至100℃,且油藏中分散有助燃剂,油藏很容易发生自燃,开启火烧油层驱油过程。本发明充分利用注入热量,节省了施工时间成本;并省去了常规火烧油层电点火工艺,以及电点火所需要的点火器、大量电缆等设备,简化了施工过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294880.8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力置换气侵量快速预测方法,步骤一、根据地层参数、裂缝参数确定初始气侵速率;步骤二、根据初始气侵速率以及时刻t确定t时刻漏失段长度;步骤三、根据t时刻漏失段长度、t时刻的裂缝压力确定t时刻的漏失量、气侵量;步骤四、根据t时刻的漏失量、气侵量确定下一时刻的裂缝压力;步骤五、根据下一时刻的裂缝压力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直到时间域结束;获得最终的漏失量、气侵量。本发明利用多相流理论和有限差分法,综合考虑流体微元受力情况与流体压力分布情况的综合影响,得到碳酸盐岩裂缝性地层发生重力置换气侵后的溢流量和漏失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37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810044185.4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0 , E21B43/2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05 , E21B43/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火烧油层开发的井网结构及方法,采用两口水平双分支鱼骨井作为生产井,在两口水平双分支鱼骨井中间上方安置两口直井作为注气井,在两口水平双分支鱼骨井外侧上方分别安置两口排气井。水平双分支鱼骨井含有垂直段和水平段,水平段处具有侧向分支井。两口水平鱼骨井平行排列,两口注气直井和四口排气井都平行于水平双分支鱼骨井。本发明提出在水平双分支鱼骨井的侧向设置分支井的,能更大程度沟通生产井覆盖油藏的面积,同时精确的设计相对距离,使其能有效降低热损失,并利用排气井排出燃烧后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氮气,能缓解现有传统火烧油层井网易发生气体超覆的现象,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742170.2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低渗油气藏水平井改善井壁稳定的钻井工艺,该工艺包括依次实施的直井段钻井、斜井段钻井、水平段钻井;在直井段钻井中采用钾铵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进行钻井,并且采用水泥浆进行堵漏;在斜井段钻井中采用加入有沥青粉、页岩抑制剂、超细碳酸钙的钻井液;在水平段钻井中采用加入有抑制剂、天然无荧光润滑剂、流变调节剂的钻井液。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降低坍塌压力、延长坍塌周期;岩样滚动回收率>90%,48h膨胀率<8%,高温高压失水<10mL;时效降低30%,平均钻井和完井周期缩短20%。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37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044185.4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0 , E21B43/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火烧油层开发的井网结构及方法,采用两口水平双分支鱼骨井作为生产井,在两口水平双分支鱼骨井中间上方安置两口直井作为注气井,在两口水平双分支鱼骨井外侧上方分别安置两口排气井。水平双分支鱼骨井含有垂直段和水平段,水平段处具有侧向分支井。两口水平鱼骨井平行排列,两口注气直井和四口排气井都平行于水平双分支鱼骨井。本发明提出在水平双分支鱼骨井的侧向设置分支井的,能更大程度沟通生产井覆盖油藏的面积,同时精确的设计相对距离,使其能有效降低热损失,并利用排气井排出燃烧后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氮气,能缓解现有传统火烧油层井网易发生气体超覆的现象,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6161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91732.3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43 , G06F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火烧油层稳定燃烧温度场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收集稠油油藏的基本参数,得到储层热容、地层厚度、地层绝对渗透率、孔隙度等数据;收集火烧油层过程中的生产制度数据,得到气体注入速率、含油饱和度、含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等数据;分析火烧油层的反应过程,及地层中的传热机理;同时考虑水由液相变为蒸气、地层间存在热传递、以及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等因素,最后建立新的火烧油层热平衡方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火烧油层燃烧过程中水蒸气导致的热散失、向相邻地层的传热、以及不同氧气含量等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火烧油层稳定燃烧油藏温度场计算方程,该方程对于指导稠油油藏火驱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7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01981.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收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生产数据;考虑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并同时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建立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最后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方程;根据建立的物质平衡方程处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生产数据,并绘制相关曲线;最后计算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Gt。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建立了新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该方程对合理计算页岩气藏动态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3175519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2202056.9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1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随钻扩眼工具,包括钻头体,所述钻头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外侧壁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中的护眼体可以收缩到钻头体的内部,工作可靠且扩径量不会受到上部井段套管内径的限制,此外,两个护眼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扩孔需要进行调节,提高该护眼工具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中的护眼体的数量有两个,增加了护眼体的数量,因为单个护眼体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增加护眼体的数量可以整体降低护眼工具的损耗程度,提高了该护眼工具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