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共用腔体FLTD脉冲源的开关充换气结构及充换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3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85641.1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共用腔体FLTD脉冲源的开关充换气结构及充换气方法,用主支路下并联气管和主支路上并联气管将圆周均布的通拉杆气路并联连接,通拉杆对应位置引出主支路开关进气管,将高压绝缘气体从主支路进气控制器注入,流经主支路进气管,进入通拉杆后经主支路开关进气管进入每一个主支路开关;将高压绝缘气体从触发支路控制器注入,流经触发支路进气管,进入触发支路级联气管,再经支路气管进入每个触发支路开关,从而实现共用腔体FLTD开关的充换气。这样设计显著减少了主支路开关气路接插件的数量,减小了轴向串联级间气路气阻,使气管布局整齐规范,提高了开关气路的可靠性和开关气体换气质量,保障了气体开关气压的一致性。

    一种密封圈粘接辅助工装及粘接密封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487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230328.7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圈粘接辅助工装及粘接密封圈的方法,所述工装至少包含两组O型密封圈粘接结构,一组结构包含切割区,切割约束双槽,粘接约束槽;另一组结构包含粘接约束槽,切割约束双槽,切割区;其中每一组结构适配于一种线径O型密封圈的粘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大型非标O型密封圈粘接切割面吻合度不高,以及粘接面对接错位等问题,其有益效果包括:O型密封圈粘接面对接精准,粘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工装操作简单等特点。

    一种延时可调双脉冲快前沿冲击电流产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9007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004767.7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时可调双脉冲快前沿冲击电流产生装置和方法,延时可调双脉冲快前沿冲击电流产生装置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预脉冲电流源、内箱体、主脉冲电流源和外箱体;所述主脉冲电流源和预脉冲电流源之间的延时时间由双组多路输出快前沿触发器控制。本发明整体采用轴心状结构,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预脉冲电流源、内箱体、主脉冲电流源和外箱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大大降低了双脉冲大电流产生装置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适于推广应用。主脉冲电流源和预脉冲电流源之间的延时时间由双组多路输出快前沿触发器设置,可以准确控制延时时间。

    一种延时可调双脉冲快前沿冲击电流产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9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004767.7

    申请日:201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3/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时可调双脉冲快前沿冲击电流产生装置和方法,延时可调双脉冲快前沿冲击电流产生装置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预脉冲电流源、内箱体、主脉冲电流源和外箱体;所述主脉冲电流源和预脉冲电流源之间的延时时间由双组多路输出快前沿触发器控制。本发明整体采用轴心状结构,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有预脉冲电流源、内箱体、主脉冲电流源和外箱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大大降低了双脉冲大电流产生装置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适于推广应用。主脉冲电流源和预脉冲电流源之间的延时时间由双组多路输出快前沿触发器设置,可以准确控制延时时间。

    一种基于二极管与三极管串联的轫致辐射负载

    公开(公告)号:CN11190006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530641.3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极管与三极管串联的轫致辐射负载,将反射三极管与串联二极管的优势相结合,通过串联分压将外加的高功率电压脉冲分压至悬浮阴极与阳极、阴极与悬浮阳极间,使得电极间电压幅值满足反射三极管的工作要求,即电极间电压幅值小于300kV,并且使得电子在两个平行阴极、两个平行悬浮阴极间多次经过钽薄膜反射,从而充分利用反射产生的低能电子。本发明相比反射三极管或串联二极管,在提高轫致辐射产额、增大辐射均匀区域、净化X射线辐射场中电子的同时进一步了降低辐射场的平均能量,软化X射线。

    一种初级脉冲源及常压气体外绝缘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1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63000.2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级脉冲源及常压气体外绝缘系统和方法,采用绝缘环保气体(如C4F7N、C5F10O)和缓冲气体的混合气体作为初级脉冲源的初级绝缘气体。选择合适的混合气体比例,气体压力可选为常压,这将大幅降低对FLTD腔体机械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并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经过实验,C4F7N‑空气混合气体在~20℃,绝对气压~1bar时具有高于100kV/cm的绝缘强度,可满足初级脉冲源的初级绝缘要求。本发明采用常压的绝缘环保气体和缓冲气体的混合气体替代目前初级脉冲源的一般采用变压器油或高压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降低了初级脉冲源的金属腔体耐高气压的要求,取得良好的环境效应。

    一种便于维护的FLTD装置及其装配方法、维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876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367971.2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FLTD装置及其装配方法、维护方法,解决现有独立腔体FLTD难以发现故障位置、维护不便以及可维护性极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上盖板、下底板、上绝缘板、下绝缘板、次级外筒电极组件、多个磁芯、分立导体、多路放电支路组件;次级外筒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和中间绝缘板;中间绝缘板绝缘设置在下电极、上电极之间;放电支路组件安装在下底板、上盖板之间,与上盖板通过上绝缘板绝缘,与下底板通过下绝缘板绝缘;多路放电支路组件围绕次级外筒电极组件沿周向设置,且脉冲电容器的输出电极分别与上电极、下电极电连接;分立导体设置在下底板、上盖板之间,且围绕次级外筒电极组件周向设置。

    一种紧凑型快脉冲放电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2255552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68067.2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快脉冲放电单元,包括第一脉冲电容器、第二脉冲电容器、三电极气体开关、引出接头和绝缘支撑架;所述第一脉冲电容器和第二脉冲电容器固定设置在绝缘支撑架上,在第一脉冲电容器和第二脉冲电容器之间固定设置有三电极气体开关;所述第一脉冲电容器、第二脉冲电容器和三电极气体开关通过脉冲电容器圆柱电极及三电极气体开关上、下引接头相互连接固定。此紧凑型快脉冲放电单元具有输出电压高,结构紧凑,回路电感小等优点,可以满足输出快前沿高功率脉冲的要求。

    一种LTD大规模多支路气体开关自放电位置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344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857460.5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一种LTD大规模多支路气体开关自放电位置定位方法,其中,每个支路开关外壳集成B‑dot探头,B‑dot探头的输出通过单向导通二极管馈入等长分段串联同轴电缆之间的节点,监测等长分段串联的同轴电缆两端脉冲信号,准确定位发生自放电的支路位置。当其中某一个气体开关发生放电时,等长分段串联的同轴电缆两个末端采集到的信号波形相似且存在一定的时延,通过信号处理识别电缆两端的脉冲起始位置,得出两个信号的传输时延,时延差等于相邻两个B‑dot探头间分段电缆电气长度的奇数或偶数倍,由此计算出自放电开关信号源与串联电缆两末端之间间隔的电流探头数目之差,从而定位放电的气体开关位置。

    一种基于二极管与三极管串联的轫致辐射负载

    公开(公告)号:CN1119000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30641.3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极管与三极管串联的轫致辐射负载,将反射三极管与串联二极管的优势相结合,通过串联分压将外加的高功率电压脉冲分压至悬浮阴极与阳极、阴极与悬浮阳极间,使得电极间电压幅值满足反射三极管的工作要求,即电极间电压幅值小于300kV,并且使得电子在两个平行阴极、两个平行悬浮阴极间多次经过钽薄膜反射,从而充分利用反射产生的低能电子。本发明相比反射三极管或串联二极管,在提高轫致辐射产额、增大辐射均匀区域、净化X射线辐射场中电子的同时进一步了降低辐射场的平均能量,软化X射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