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棒束子通道热工水力特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1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66362.7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棒束子通道热工水力特性预测方法,首先确定预测棒束子通道热工水力特性所需要的棒束特征参数,建立棒束机器学习模型;其次,从数据库中筛选出训练机器学习模型需要的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随后,将样本中棒束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待预测的棒束子通道热工水力特性作为模型输出,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最后将待预测棒束的特征参数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输出待预测棒束子通道热工水力特性参数,完成预测;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棒束子通道热工水力计算方法普适性差、操作复杂、预测精度参差不齐的缺陷;本发明通用性强,精度较高,训练数据易于扩充,机器学习模型易于改进,能够为棒束组件热工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盒间流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72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34359.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盒间流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划分盒间通道控制体;2、建立盒间通道控制方程;3、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4、获取盒间通道初始参数及瞬态边界条件;5、编程迭代求解四个控制方程;6、输出瞬态盒间通道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本发明的数值模拟方法根据盒间通道真实几何特征进行建模,分析事故工况下盒间流自然循环路径以及盒间流对堆芯温度分布和余热排出能力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估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安全性。

    一种反应堆堆芯组件子通道流量测量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9029.6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堆芯组件子通道流量测量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下腔室、整流器、定位件、棒束套管、棒束试验件、固定架、可视化段、上腔室、波纹管、旋转接头、移动装置以及取样探头。整流器置于下腔室上部,用于缩短直管段长度降低进口腔室旋转流的影响;定位件位于棒束套管底部,用于固定棒束试验件位置;可视化段位于棒束套管顶端,便于对准取样探头位置;旋转接头置于波纹管顶端,取样探头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接头上,利用取样探头实现子通道流量的提取测量;移动装置可以实现取样探头位置及角度的调节,用于组件出口各子通道流量的在线测量;整个装置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该装置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组件子通道出口流量的测量。

    一种反应堆冷超压稳压器安全阀阈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6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9320.3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冷超压稳压器安全阀阈值计算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利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分析程序建立热工水力模型;2、通过反应堆标准运行工况验证模型可靠性;若不可靠,则返回步骤1,重新调整模型;3、确定反应堆允许运行压力范围;4、设置冷超压瞬态工况并假定一个阀门初始启闭值;5、判断反应堆压力容器最危险部位并获得该部位瞬态P-T曲线;6、不断调节阀门启闭压力,将瞬态P-T曲线与步骤3中反应堆允许运行压力范围对比,直至找到阀门最大关闭压力和最小开启压力,获得合理的阀门阈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超压阀门阈值计算方法,全面考虑了冷超压事故下各种关键因素的影响,更加保守有效地计算阀门阈值,为反应堆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盒间流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720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234359.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盒间流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划分盒间通道控制体;2、建立盒间通道控制方程;3、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4、获取盒间通道初始参数及瞬态边界条件;5、编程迭代求解四个控制方程;6、输出瞬态盒间通道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本发明的数值模拟方法根据盒间通道真实几何特征进行建模,分析事故工况下盒间流自然循环路径以及盒间流对堆芯温度分布和余热排出能力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估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安全性。

    一种适用于棒束子通道出口流量测量的顶端定位件

    公开(公告)号:CN110926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96577.0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棒束子通道出口流量测量的顶端定位件,包括多个与棒束排列方式完全相同的定位销,相邻定位销之间通过隔片连接形成内子通道形状的流道,定位销与棒束套管之间流道也通过隔片分割形成边子通道与角子通道形状的流道。定位销与隔片一体化加工形成顶端定位件。棒束顶部中心开孔,用于插入定位销。棒束套管内壁面处开槽,用于插入构成角子通道流道的隔片。顶端定位件装配于棒束顶部,并在棒束套管顶部槽口位置断续焊接实现顶端定位件与棒束套管的固连。本发明可在几乎不干扰棒束子通道出口流量测量的前提下实现棒束的顶端定位,防止棒束不受约束自由散开,确保棒束出口子通道几何尺寸的准确性以提高子通道流量测量的精确度。

    一种基于CFD方法的液态金属反应堆子通道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38992.4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方法的液态金属反应堆子通道模型构建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和液态金属特性,将冷却剂视为单相均质不可压缩流体,建立适用于液态金属反应堆堆芯热工水力计算分析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2、基于液态金属反应堆组件内冷却剂的能量输运机制修改能量守恒方程,使用能量扩散系数来表示涡流扩散和冷却剂热传导效应,冷却剂和燃料棒之间的对流换热作为能量源项添加到能量守恒方程中;3、修改动量守恒方程,引入湍流普朗特数来定义湍流粘性系数,并考虑流体本身的粘性系数项,从而得到动量扩散系数;将固体壁面以及绕丝对冷却剂流动产生的阻力作用作为动量阻力源项添加到动量守恒方程中。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兼备理论意义和实际物理过程,构建的子通道模型不仅满足流体力学理论,还充分考虑了堆芯组件的复杂几何结构和热工水力行为,引入湍流交混、绕丝增强、热羽流增强等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液态金属反应堆堆芯的冷却剂流动和换热特性。

    一种子通道流量取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57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57961.5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一种子通道流量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压管、取样流道上封盖、取样段出口接管、圆形截面取样流道、柔性波纹管、上腔室、上腔室出口接管、取样流道下封盖,取样探头、可视化管段以及调节装置。其中,取样探头下端侧面开孔焊接引压管,用于测量内部子通道及相邻子通道的静压;圆形截面取样流道穿过上腔室顶部通过柔性波纹管与上腔室相连;上腔室下端连接可视化管段,用于观察校准取样探头位置;调节装置可实现取样探头位置调节;取样装置通过可视化段与棒束试验段相连,通过取样段出口接管和上腔室出口接管与试验管道系统相连。上述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加工,为棒束子通道流动特性研究提供了流量取样方案;本发明还提供该取样装置的使用方法。

    一种反应堆冷超压稳压器安全阀阈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6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1059320.3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冷超压稳压器安全阀阈值计算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利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分析程序建立热工水力模型;2、通过反应堆标准运行工况验证模型可靠性;若不可靠,则返回步骤1,重新调整模型;3、确定反应堆允许运行压力范围;4、设置冷超压瞬态工况并假定一个阀门初始启闭值;5、判断反应堆压力容器最危险部位并获得该部位瞬态P‑T曲线;6、不断调节阀门启闭压力,将瞬态P‑T曲线与步骤3中反应堆允许运行压力范围对比,直至找到阀门最大关闭压力和最小开启压力,获得合理的阀门阈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超压阀门阈值计算方法,全面考虑了冷超压事故下各种关键因素的影响,更加保守有效地计算阀门阈值,为反应堆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反应堆堆芯组件子通道流量测量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1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59029.6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堆芯组件子通道流量测量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下腔室、整流器、定位件、棒束套管、棒束试验件、固定架、可视化段、上腔室、波纹管、旋转接头、移动装置以及取样探头。整流器置于下腔室上部,用于缩短直管段长度降低进口腔室旋转流的影响;定位件位于棒束套管底部,用于固定棒束试验件位置;可视化段位于棒束套管顶端,便于对准取样探头位置;旋转接头置于波纹管顶端,取样探头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接头上,利用取样探头实现子通道流量的提取测量;移动装置可以实现取样探头位置及角度的调节,用于组件出口各子通道流量的在线测量;整个装置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该装置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组件子通道出口流量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