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39460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610104482.0
申请日:2006-08-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心对称的正多面体波束切换智能天线装置,包括一个功率分配/合成器、射频开关、微带天线单元及馈线、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该天线装置外形为一个正多面体,微带天线单元设置于正多面体的每一个面上,功率分配/合成器设置于正多面体的端面中心,射频开关均匀分布于正多面体端面中心外围,并通过馈线分别与功率分配/合成器和微带天线单元连接,射频开关与微带天线单元的数量相等,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设置于正多面体的天线阵内腔。本发明装置克服了现有天线阵使用移相器所造成的波束一致性差,提高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插入损耗小、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16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28843.6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数据层位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极大值标记、层位表示三部分,数据预处理部分采用横向低通滤波、时变增益;极大值标记部分采用双重差分法、极大值排序、二值图标记;层位表示采用层位滤波后插值连线法。本发明提出的探地雷达数据层位追踪算法不仅很好的实现了多层目标追踪,包括断层和新生成层,而且运算快、节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909400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4481.6
申请日:2006-08-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三面阵波束切换智能天线的“扇区-波束”两级结构所造成的天线阵需使用移相器及复杂的PIN开关阵列等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正多面体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及切换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多面体形成的环形天线阵,由逻辑控制电路对上位机发出的指令进行译码,并将译码信号发送到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根据译码信号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射频开关选通或关断相应的传输馈线及与其相连的天线单元;射频信号同时到达各个选通的微带天线单元,经过相干叠加,在正多面体外接圆法向方向形成同相波束。本发明方法不需移相器或延迟线,且阵列结构及电路结构均采用对称形式,从而解决了非结构对称天线阵波束的不一致性,提高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9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18232.9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85 ,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宽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探地雷达,包括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用于发射超宽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发射机、以及用于进行信号的接收及处理的接收机;发射机包括超宽带OFDM信号源及功率放大及滤波电路,超宽带OFDM信号源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及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及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相连接;接收机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以及用于与外接设备相连接的数据接口,接收天线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数据接口与外接设备相连接。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分辨率高,平均发射功率高,可使用的天线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909401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4482.0
申请日:2006-08-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心对称的正多面体波束切换智能天线装置,包括一个功率分配/合成器、射频开关、微带天线单元及馈线、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该天线装置外形为一个正多面体,微带天线单元设置于正多面体的每一个面上,功率分配/合成器设置于正多面体的端面中心,射频开关均匀分布于正多面体端面中心外围,并通过馈线分别与功率分配/合成器和微带天线单元连接,射频开关与微带天线单元的数量相等,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设置于正多面体的天线阵内腔。本发明装置克服了现有天线阵使用移相器所造成的波束一致性差,提高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插入损耗小、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17972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010600652.0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线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频扫天线阵列,属于微波技术领域。该天线阵列由馈电网络和单元天线两部分组成。其中馈电网络包含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和匹配网络,均由介质覆铜板制成;在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层上制作耦合线、λ/4阻抗变换器以及单短截线,通过金属化过孔与介质板下表面接地板相连接。单元天线为微带馈电型准八木天线,由介质覆铜板制成,包含一个半波偶极天线和两根引向器。本发明通过耦合线实现了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结构,可以大幅降低馈电网络的漏波辐射并增大天线阵列的扫描范围。通过匹配网络实现对单元天线的非均匀馈电,使得天线阵列具有高增益,低旁瓣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160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128843.6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数据层位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极大值标记、层位表示三部分,数据预处理部分采用横向低通滤波、时变增益;极大值标记部分采用双重差分法、极大值排序、二值图标记;层位表示采用层位滤波后插值连线法。本发明提出的探地雷达数据层位追踪算法不仅很好的实现了多层目标追踪,包括断层和新生成层,而且运算快、节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117972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600652.0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线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频扫天线阵列,属于微波技术领域。该天线阵列由馈电网络和单元天线两部分组成。其中馈电网络包含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和匹配网络,均由介质覆铜板制成;在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层上制作耦合线、λ/4阻抗变换器以及单短截线,通过金属化过孔与介质板下表面接地板相连接。单元天线为微带馈电型准八木天线,由介质覆铜板制成,包含一个半波偶极天线和两根引向器。本发明通过耦合线实现了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结构,可以大幅降低馈电网络的漏波辐射并增大天线阵列的扫描范围。通过匹配网络实现对单元天线的非均匀馈电,使得天线阵列具有高增益,低旁瓣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88003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20086.0
申请日:2010-07-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TCC多层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带通滤波器,包括一个上下前后四面封闭的接地金属外壳,通过金属过孔连接接地金属外壳的上下面,所述接地金属外壳内部水平设置输入端带状线和输出端带状线,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带状线的馈电端均通过金属过孔引出接地金属外壳下面板至微带线,形成微带线馈电,输入端带状线和输出端带状线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水平设置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周期单元,接地金属外壳内器件周围、接地金属外壳下方微带线及金属过孔周围均填充陶瓷介质材料;本发明通过LTCC多层结构实现等效集总参数元件,在同等技术指标情况下,加工出的带通滤波器具有尺寸小、精密度高、紧密性好、温度性能好、高频性能好及有利于批量生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0592656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610104481.6
申请日:2006-08-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三面阵波束切换智能天线的“扇区-波束”两级结构所造成的天线阵需使用移相器及复杂的PIN开关阵列等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正多面体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及切换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多面体形成的环形天线阵,由逻辑控制电路对上位机发出的指令进行译码,并将译码信号发送到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根据译码信号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驱动射频开关选通或关断相应的传输馈线及与其相连的天线单元;射频信号同时到达各个选通的微带天线单元,经过相干叠加,在正多面体外接圆法向方向形成同相波束。本发明方法不需移相器或延迟线,且阵列结构及电路结构均采用对称形式,从而解决了非结构对称天线阵波束的不一致性,提高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