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CO2循环多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303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0294.5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CO2循环多联产系统,所述系统以CO2为工质,以内燃机余热为能量来源,通过集成跨临界CO2制冷循环和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实现冷、热、电联产。经中压冷却器降温后的超临界CO2气体被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制冷回路,先经膨胀机或节流阀降压发生相变,产生的低温CO2液体用于降低环境温度;另一路进入动力回路,先通过高压压缩机增压并吸收内燃机余热,然后进入动力透平膨胀做功,驱动系统自身的压缩机,多余的功用于发电。该系统能显著提高内燃机的燃料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

    一种太阳能-海洋温差能联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238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0272.9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4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海洋温差能联合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是以太阳能为热源的能量来源,以深海冷水为冷源,以CO2为工质,通过跨临界CO2朗肯循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拖动发电机发电,来自冷凝器的液体CO2经增压泵增压并从热源吸热后转变为超临界CO2气体,然后进入CO2透平膨胀做功,利用冷水泵抽取深海冷水用于冷凝透平乏气。所述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远高于纯海洋温差发电,而工质流量、冷却水量、透平尺寸都比纯海洋温差发电小得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CO2循环多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303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240294.5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CO2循环多联产系统,所述系统以CO2为工质,以内燃机余热为能量来源,通过集成跨临界CO2制冷循环和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实现冷、热、电联产。经中压冷却器降温后的超临界CO2气体被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制冷回路,先经膨胀机或节流阀降压发生相变,产生的低温CO2液体用于降低环境温度;另一路进入动力回路,先通过高压压缩机增压并吸收内燃机余热,然后进入动力透平膨胀做功,驱动系统自身的压缩机,多余的功用于发电。该系统能显著提高内燃机的燃料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

    一种低温余热CO2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240295.X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余热CO2朗肯循环系统,所述系统是以近海燃煤电站或核电站的蒸汽轮机排汽为热源,以深海冷水或高纬度地区的近海冷海水为冷源,以CO2为工质,通过亚/跨临界CO2朗肯循环实现低温乏汽余热的回收和热功转换。高压过冷CO2液体从热源吸热后转变为过热CO2气体,然后进入CO2透平膨胀做功,其乏气通过冷源冷凝和增压泵增压,完成一个循环。从本质上讲,该系统相当于将电站的冷源温度降低到冷海水的温度,但无需增加原电站汽轮机的排汽通流面积,从而以较低成本提高了燃煤电站和核电站的净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低温余热CO2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2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40295.X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余热CO2朗肯循环系统,所述系统是以近海燃煤电站或核电站的蒸汽轮机排汽为热源,以深海冷水或高纬度地区的近海冷海水为冷源,以CO2为工质,通过亚/跨临界CO2朗肯循环实现低温乏汽余热的回收和热功转换。高压过冷CO2液体从热源吸热后转变为过热CO2气体,然后进入CO2透平膨胀做功,其乏气通过冷源冷凝和增压泵增压,完成一个循环。从本质上讲,该系统相当于将电站的冷源温度降低到冷海水的温度,但无需增加原电站汽轮机的排汽通流面积,从而以较低成本提高了燃煤电站和核电站的净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