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触头结构及断路器断口间电弧参数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35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24688.6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电弧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辅助触头结构断路器断口间电弧参数测量装置,包括设置于断路器的压气缸内壁的凸台和压气缸内部的辅助触头组件;断路器开断电流过程中,将空心弧触头一侧电弧根部稳定在辅助触头组件的端部,减小电弧根部活动区域,利于电弧形态的拍摄及相关参数的测量;通过凸台与辅助触头组件的活塞盘配合,利用活塞盘两侧压力差驱动辅助接触触头,使压气缸内高压气体通过凸台与活塞盘中间间隙进入喷口,形成高速气吹,降低电弧温度,完成电流开断。整个辅助触头组件运动过程几乎不受电弧产热的影响,解决现有辅助触头结构,由于电弧的加热作用,导致的弹簧驱动受阻及辅助触头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一种绝缘拉杆机械强度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32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207500.8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拉杆机械强度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基于待测绝缘拉杆的产品参数,获取待测绝缘拉杆的机械负载数据集和与机械负载数据集对应的弹性变形基准曲线;根据产品参数,确定待测绝缘拉杆的数据采集点;对待测绝缘拉杆施加动态机械负载;获取数据采集点对应的弹性变形量和待测绝缘拉杆对应的受力时间,利用弹性变形量和受力时间构建待测绝缘拉杆的弹性变形曲线;比较弹性变形曲线和弹性变形基准曲线,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测绝缘拉杆的机械强度检测结果。向待测绝缘拉杆施加动态机械负载使待测绝缘拉杆的检测过程更接近实际工况。通过采集得到的待测绝缘拉杆的弹性变形量与弹性变形基准曲线进行比较,得到机械强度检测结果,提高检测准确度。

    一种用于测量气体断路器断口间电弧参数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28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10416.1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气体断路器断口间电弧参数的实验装置,采用固定喷口方案,在整个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喷口及同侧触头相对于壳体静止,有助于拍摄设备采集喷口内电弧变化形态;采用双侧独立机构带动一侧触头及另一侧活塞独立运动,并通过对两侧机构的控制实现触头运动速度与气体流速、气体流量的调节;在自力型弧触头后端增加辅助触头,将开断过程中静侧触头端电弧根部稳定在辅助触头处,从而有利于电弧形态的拍摄。本发明采用双侧独立机构,分别带动弧触头与压气缸活塞进行运动,分别对分合闸触头的相对运动速度及分闸时断口间的气吹速度及流量进行调整,可模拟灭弧室触头在不同速度及气吹条件下的灭弧状态。

    纹影法测量电弧用的灭弧室喷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12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38428.9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纹影法测量电弧用的灭弧室喷口装置,包括喷口本体和封窗件,喷口本体内部形成连通相对两端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喉道,喷口本体的侧壁设有用于电弧光学测量的纹影测量孔组,纹影测量孔组包括两个沿喉道径向对称设置在喷口本体上的条形孔。封窗件封堵条形孔,封窗件为透明件,每个条形孔位置分别均设有一个封窗件。在本申请提供的纹影法测量电弧用的灭弧室喷口装置中,通过直接在喷口本体上开设连通喉道的条形孔,且条形孔通过透明件的封窗件封堵,使光线通过封窗件能够穿过电弧燃烧的区域,既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又尽可能地增大了光通量,满足纹影法的技术需求,本申请提供的灭弧室喷口装置的能够实现电弧纹影测量。

    一种用于测量断路器断口间电弧形态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1476822.3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断路器断口间电弧形态的实验装置,通过多级储气装置所组成的外置气室对断路器本体中灭弧室提供开断时所需的气体,并通过控制装置对外置气室与灭弧室间的可控气阀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不同位置处的出气量进行控制,模拟压气缸在不同体积条件下灭弧室的气吹状态,这种可调节吹气量的外置气室可实现对不同体积压气缸在灭弧室开断时的模拟,从而减少试验研究时试验样机及备件的数量,有效缩短试验时间;本发明中外壳内设置的双室气缸,通过在双室气缸内设置流场调整室对外置气室吹入的气体进行缓冲和二次混合,使吹入喷口的气体更加接近实际灭弧室喷口处的气吹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