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4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19090.9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122 , A61B17/11 , A61B17/00 , A61B17/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组织夹闭的磁吻合装置,采取了两个半环状磁体组成吻合磁体、带有滑动槽的台阶状透明帽以及固定于组织抓钳上的可拆卸推杆装置的设计方案。其中吻合磁体可嵌套在透明帽前端的台阶上,可拆卸推杆装置可固定在组织抓钳的杆体上,并嵌于透明帽的滑动槽内,当内镜下组织抓钳钳夹住瘘口组织后,向后拉动组织抓钳,推杆装置在滑动槽内激发两个半环状磁体状态发生改变,磁体的弧形部分即可夹闭瘘口部位,当瘘口愈合后磁体自动脱落并经消化道排出体外。发明首次将磁吻合与消化内镜技术结合,设计巧妙、易于加工、操作简单,具有临床转化潜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704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019090.9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122 , A61B17/11 , A61B17/00 , A61B17/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组织夹闭的磁吻合装置,采取了两个半环状磁体组成吻合磁体、带有滑动槽的台阶状透明帽以及固定于组织抓钳上的可拆卸推杆装置的设计方案。其中吻合磁体可嵌套在透明帽前端的台阶上,可拆卸推杆装置可固定在组织抓钳的杆体上,并嵌于透明帽的滑动槽内,当内镜下组织抓钳钳夹住瘘口组织后,向后拉动组织抓钳,推杆装置在滑动槽内激发两个半环状磁体状态发生改变,磁体的弧形部分即可夹闭瘘口部位,当瘘口愈合后磁体自动脱落并经消化道排出体外。发明首次将磁吻合与消化内镜技术结合,设计巧妙、易于加工、操作简单,具有临床转化潜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419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46630.X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可变形自组装磁吻合环,包括辅助器械和磁单元,其中磁单元有多个,每个磁单元为一个梯形磁体,梯形磁体为六面体结构,其上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矩形,前后侧面为相互平行、全等、对称的等腰梯形,左右侧面为全等且对称的矩形,在梯形磁体上沿其左右方向开有贯通的矩形通孔,梯形磁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所述辅助器械包括引导导丝和推送导管,引导导丝的截面为矩形,以穿入矩形通孔使得所有磁单元组合呈直线链条状,推送导管为圆管,其内径允许引导导丝通过。其结构设计的优势在于磁吻合环的变形特性能够使其通过严重狭窄的管腔,而自组装后又能建立较大的吻合口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2281485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666049.1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可变形自组装磁吻合环,包括辅助器械和磁单元,其中磁单元有多个,每个磁单元为一个梯形磁体,梯形磁体为六面体结构,其上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矩形,前后侧面为相互平行、全等、对称的等腰梯形,左右侧面为全等且对称的矩形,在梯形磁体上沿其左右方向开有贯通的矩形通孔,梯形磁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所述辅助器械包括引导导丝和推送导管,引导导丝的截面为矩形,以穿入矩形通孔使得所有磁单元组合呈直线链条状,推送导管为圆管,其内径允许引导导丝通过。其结构设计的优势在于磁吻合环的变形特性能够使其通过严重狭窄的管腔,而自组装后又能建立较大的吻合口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80508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036409.4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122 , A61B17/11 , A61B17/00 , A61B17/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组织夹闭的磁吻合装置,采取了两个半环状磁体组成吻合磁体、带有滑动槽的台阶状透明帽以及固定于组织抓钳上的可拆卸推杆装置的设计方案。其中吻合磁体可嵌套在透明帽前端的台阶上,可拆卸推杆装置可固定在组织抓钳的杆体上,并嵌于透明帽的滑动槽内,当内镜下组织抓钳钳夹住瘘口组织后,向后拉动组织抓钳,推杆装置在滑动槽内激发两个半环状磁体状态发生改变,磁体的弧形部分即可夹闭瘘口部位,当瘘口愈合后磁体自动脱落并经消化道排出体外。发明首次将磁吻合与消化内镜技术结合,设计巧妙、易于加工、操作简单,具有临床转化潜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