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183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83048.7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空陶粒,是以受热可分解、燃烧或溶解的物质为材料制成的球形核心,球形核心外层用无机材料包裹,经高温烧结,球形核心去除,而外层包裹的无机材料烧结形成内部中空的壳体。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无机材料经干燥粉碎处理后制成粉料,或者所得粉料中按质量百分比为20%-50%加入水制成浆体;步骤2:将所得粉料或浆体包裹于球形核心表面,制成陶粒坯体;步骤3:将所得陶粒坯体阴干陈化后,再高温烧结,得到中空陶粒。本发明制备的中空陶粒改变现有陶粒内部多孔的结构,完全成为中空的结构,并且经过高温烧结之后,在保证了强度高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密度,利于广泛的应用于高强低密度混凝土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283048.7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空陶粒,是以受热可分解、燃烧或溶解的物质为材料制成的球形核心,球形核心外层用无机材料包裹,经高温烧结,球形核心去除,而外层包裹的无机材料烧结形成内部中空的壳体。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无机材料经干燥粉碎处理后制成粉料,或者所得粉料中按质量百分比为20%‑50%加入水制成浆体;步骤2:将所得粉料或浆体包裹于球形核心表面,制成陶粒坯体;步骤3:将所得陶粒坯体阴干陈化后,再高温烧结,得到中空陶粒。本发明制备的中空陶粒改变现有陶粒内部多孔的结构,完全成为中空的结构,并且经过高温烧结之后,在保证了强度高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密度,利于广泛的应用于高强低密度混凝土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41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01607.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4B38/08 , C04B28/04 , C04B20/10 , C04B16/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EPS颗粒及其改性方法、含有该改性EPS颗粒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无机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EPS颗粒改性方法为:(1)在搅拌状态下,将粘接材料喷洒于EPS颗粒表面,得到表面附着粘接材料的EPS颗粒;(2)将所述附着粘接材料的EPS颗粒与无机混合材料混合,得到改性EPS颗粒;改性EPS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EPS颗粒与凝胶材料混合后,加入外加剂与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改性EPS混凝土。本发明保证了EPS颗粒与水泥良好的粘结性,最终实现EPS混凝土较高的强度,扩展了EPS应用范围,使其可以满足承重结构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01607.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4B38/08 , C04B28/04 , C04B20/10 , C04B16/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EPS颗粒及其改性方法、含有该改性EPS颗粒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无机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EPS颗粒改性方法为:(1)在搅拌状态下,将粘接材料喷洒于EPS颗粒表面,得到表面附着粘接材料的EPS颗粒;(2)将所述附着粘接材料的EPS颗粒与无机混合材料混合,得到改性EPS颗粒;改性EPS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EPS颗粒与凝胶材料混合后,加入外加剂与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改性EPS混凝土。本发明保证了EPS颗粒与水泥良好的粘结性,最终实现EPS混凝土较高的强度,扩展了EPS应用范围,使其可以满足承重结构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17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82224.2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冶炼渣调色颜料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调色颜料粉末由铜渣在400℃、500℃、600℃、700℃、800℃、900℃或1000℃下焙烧,然后经过粉磨处理得到无机调色颜料粉末,所述调色颜料粉末具有灰黑色、土色、浅土色、泛红土色、深棕红色、深红色、紫红色或绛紫色的颜色显示;本发明可以将铜冶炼产生的原始铜渣100%的制备转化为调色颜料粉末,制成的调色颜料粉末具有着色力高,抗侵蚀,不易变色等特点,可以用于水泥制件、各种室内外彩色混凝土表面、建筑表面以及油漆等的着色等,通过在制备过程中控制焙烧的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能够在保证焙烧速度的前提下让铜渣中的铁等元素充分反应达到所需要的颜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