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012462.4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是一种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分布式身份信任管理方法,该方法基于各方提供的反馈信任值来综合计算实体用户的信誉值,提供用户反馈信任值的隐私机制,允许用户毫无顾虑地提供真实的反馈。本发明针对数据方所提供的反馈信任值进行恶意信任攻击检测以筛选不合格的反馈信任值,反馈信任值是隐私的和秘密的,且不会透露被过滤的信任值,从而实现对信任攻击的可恢复性。此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分布式身份中用户行为的可信评估、凭证的可信评估和签发者的可信评估等因素,提出了一个通用的用户信任评价协议,以支持细粒度的属性信任;结合了该签发者所发布凭证的数量、所发布凭证的可信率、签发者行为等为签发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签发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204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12874.8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面向分布式身份管理的撤销方法,通过布隆过滤器对非撤销成员进行检测,能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对于属于布隆过滤器的成员,为了排除假阳性,通过使用成员证明的方法,无需全局变化的辅助因子,允许随时的凭证颁发,支持批量凭证撤销;采用触发式的方法,当下次需要查询凭证撤销列表时才批量添加待撤销的凭证因子,大大提高了凭证撤销的效率。基于通用的动态撤销查询方法,凭证撤销查询的复杂度与撤销列表的长度无关而只与系统所选的参数长度有关;随着撤销列表中成员的增多,本发明的查询复杂度与撤销列表长度的关系为O(1),因此本发明的效率优势更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12462.4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是一种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分布式身份信任管理方法,该方法基于各方提供的反馈信任值来综合计算实体用户的信誉值,提供用户反馈信任值的隐私机制,允许用户毫无顾虑地提供真实的反馈。本发明针对数据方所提供的反馈信任值进行恶意信任攻击检测以筛选不合格的反馈信任值,反馈信任值是隐私的和秘密的,且不会透露被过滤的信任值,从而实现对信任攻击的可恢复性。此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分布式身份中用户行为的可信评估、凭证的可信评估和签发者的可信评估等因素,提出了一个通用的用户信任评价协议,以支持细粒度的属性信任;结合了该签发者所发布凭证的数量、所发布凭证的可信率、签发者行为等为签发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签发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6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72841.8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 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链融数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服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交易用户跨域认证方法及系统,用户和所在信任域的信息会记录在用户的数字证书中,然后将数字证书的哈希值上链存储。远程信任域中的认证服务器通过链上查询来验证数字证书的合法性,并通过数字证书中记录的交易用户所在信任域使用的签名算法、哈希算法信息,对交易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此外,交易用户可以按需生成假名,使用假名作为身份匿名跨域认证,以此来保护交易用户自身的访问信息不被暴露。本发明具有去中心化、可扩展和低成本的优点,并提出了一种健壮的身份管理方法,以保护交易用户的隐私和被访问域的合法权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579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0698.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链融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12/18 , H04L6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验证随机选择的区块链共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基于可验证随机选择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包括:通过计算得到节点打包出块顺序,并按照节点打包出块顺序获取当前轮次的出块节点,使得网络中分布式节点无需多轮通信进行信息交换,也无需消耗过多资源竞争出块。此外,通过分叉选择计算,得到新区块的构造块,保证了网络中的分布式节点能够以相同的规则选择区块,使区块链共识并收敛,降低了资源开销,提高了支持节点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15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447692.5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零知识证明的同态加密系统,包括:第一终端根据K‑Elgamal算法和第二终端对应的公钥获取数据对应的第一密文,根据K‑Elgamal算法和监管终端对应的公钥获取数据对应的第二密文,根据M‑Pedersen承诺、第二终端对应的公钥、监管终端对应的公钥构建数据对应的验证参数,将第一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将第二密文发送给监管终端,将验证参数上传至区块链平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对应的私钥对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数据;监管终端根据监管终端对应的私钥对第二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数据;区块链平台根据第一密文、第二密文和验证参数进行相等性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区块链平台记录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传输的数据,若验证不通过,则区块链平台不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03267.3
申请日:2023-10-10
IPC: G06N3/042 , G06N3/048 , G06N3/094 , G06N3/0499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神经网络公平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图神经网络敏感信息去偏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设计了由敏感属性去偏器、敏感属性鉴别器、节点嵌入分类器三个组件组成的去偏系统;通过敏感属性鉴别器和节点嵌入分类器的训练,来学习敏感属性去偏器的参数;固定原始GNN编码器的参数,利用对抗训练的思想,交替训练各个组件,进而得到各个组件的最优参数,即,使敏感属性去偏器的节点嵌入包含的敏感属性信息最少,这个去偏的节点嵌入可以在分类性能和公平性度量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设计有较好的性能,并且可以适配其他GNN模型中,提高这些模型的去偏敏感属性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9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61108.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西电链融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FPGA硬件算法加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数模幂运算的算法加速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应用,所述大数模幂运算的算法加速系统,包括Montgomery算法模块、R‑L模式模幂算法模块、顶层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模幂状态控制模块、模乘状态控制模块和模乘运算模块。本发明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和相应的设计方案来完成各项操作,将算法转换成模块的形式固化为各种电路上的功能模块,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于兼容性;利用FPGA的并行性,实现对大数模幂算法的大幅度提速;使用专用低复杂度的Montgomery运算电路进行实时处理,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特点;封装成IP核,算法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32123.0
申请日:2021-01-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西电链融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零知识证明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设备,所述零知识证明隐私保护方法包括四个证明流程,分别是会计平衡证明,用于证明发送方消费总金额等于发送金额与找零金额相等;格式正确证明,用于证明承诺格式为标准承诺格式;范围证明,用于证明发送方消费总金额、发送金额、找零金额均大于零;相等证明,用于证明密文所对应的明文和承诺所对应的明文相等;交易场景中假设有三种角色,包括发送方、接收方和监管方。本发明提供的零知识证明隐私保护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设备,涉及在监管方可监管的情况下的匿名交易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大量过度采集滥用用户隐私数据的问题,对用户隐私泄漏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996982.8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3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3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商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线商品的信誉值计算方法、网络交易平台、计算机,包括:恶意评价检测、用户兴趣度评测、信誉值计算。本发明利用二相检测理论,检测到评价模型的轻微变化,可以处理恶意用户对所有商品进行恶意评价时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处理恶意用户仅对目标商品做出恶意评价时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比较目标项和用户评价项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不同用户评价的权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用户对目标商品感兴趣的程度和用户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