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顶波束径向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及平顶波束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2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899384.X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一种平顶波束径向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及平顶波束生成方法,通过构造径向波导结构,利用金属环带、缝隙耦合及附加的金属条带在特定位置形成相位反相的环状阵列实现平顶波束辐射,解决了微波能量传输系统中传统发射天线发射时接收处功率密度分布差别过大等问题,阵列天线主要包括金属顶板、金属底板、圆环状介质基板、金属条带,金属顶板、金属底板填充空气,金属底板上朝向金属顶板一侧设置有金属环带,金属顶板上朝向金属底板一侧刻蚀有圆环阵列分布的缝隙,圆环状介质基板粘贴于金属顶板外侧上,圆环状介质基板表面设置有圆环阵列分布的金属条带。

    一种复数阻抗匹配圆极化滤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23334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553605.6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一种复数阻抗匹配圆极化滤波天线,包括两层介质基板和三层金属层,两个基板之间由空气填充。天线辐射单元位于第一层介质基板的顶层,为带有缺口的圆形金属贴片。接地金属层位于第二层基板的上层,刻蚀有不对称的U形槽。滤波馈电结构位于第二层基板的底层,在微带线的终端连接一个发夹形微带谐振器。本发明通过调节U形微带线谐振器和耦合缝隙的尺寸,对耦合矩阵中的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进行调谐,即可实现天线的复数阻抗匹配;通过U形微带线谐振器和圆形贴片谐振调谐,拓展了天线的工作带宽,同时实现了二次谐波抑制。本发明在实现天线宽带工作的同时可保证二次谐波抑制以及复数阻抗匹配。

    一种应用于携能通信系统的单频强干扰抑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04688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65661.3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携能通信系统的单频强干扰抑制系统,包括定向耦合器、稳幅模块、变频通道和功率合成器,利用变频通道产生一个与干扰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参考信号,通过对单频强干扰频谱置零实现干扰抑制,相比于陷波滤波法,即使干扰信号频率处于有用信号带宽内都不会对有用信号产生很大的影响。本发明单频强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携能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通信信号与能量信号不同载波同时传输,在保证通信信号实时传输的同时不降低能量传输效率。

    一种宽带微波接收整流天线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68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0263.0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微波接收整流天线,接收天线采用双端口双极化天线,天线两端口连接定向耦合器,定向耦合器两输出端再分别连接两路定向耦合器,此两路定向耦合器的隔离端共地连接,其余两端口各自分别连接宽动态整流电路,在宽动态整流电路中引入串并联阻抗变换结构实现整流电路的宽频带阻抗转换,可在极化方式、输入功率、工作频率或负载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微波能量的高效接收整流,解决了目前整流天线设计在大动态范围内接收整流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吸收任意方向线极化入射波的微波能量接收平板

    公开(公告)号:CN10560994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965382.6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任意方向线极化入射波的微波能量接收平板。由至少一个亚波长正方形阵列单元延拓排列而成,第一金属薄层上刻蚀有方形双线极化谐振结构,由贴片在对角与内部开条形槽而构成;贴片上设有两个金属过孔,两者穿过中间各层分别与两个功率合成网络相连;两个功率合成网络分别位于两层带状线结构中,由二合一功率合成电路级联构成;两个功率合成网络的输出端连接定向耦合器的两个输入端,定向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并联后得到直流电输出。本发明实现了空间中任意方向线极化入射电磁波能量的高效接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频段与功率级别的微波能量接收与转换领域。

    一种提高同轴型传输线微放电阈值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7097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450574.3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一种提高同轴型传输线微放电阈值的结构,在同轴型传输线外导体的内侧设置多个矩形沟槽,每个矩形沟槽沿外导体的横截面设置,多个矩形沟槽沿同轴型传输线外导体轴向平行排列,多个矩形沟槽形成多个电磁场畸变区域,在该区域内,电场呈现弯曲形状,且不均匀分布,使得带电粒子在该区域内的受力与常规同轴型传输线不同,在这种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由内导体加速向外导体运动,当其运动到电磁场畸变区域时,带电粒子运动轨迹会发生变化,部分带电粒子不会垂直撞击外导体,这些带电粒子在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不会形成周期性震荡,从而降低了二次电子激发的概率,能够提高同轴型传输线的微放电阈值。

    一种提高同轴型传输线微放电阈值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7097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0574.3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一种提高同轴型传输线微放电阈值的结构,在同轴型传输线外导体的内侧设置多个矩形沟槽,每个矩形沟槽沿外导体的横截面设置,多个矩形沟槽沿同轴型传输线外导体轴向平行排列,多个矩形沟槽形成多个电磁场畸变区域,在该区域内,电场呈现弯曲形状,且不均匀分布,使得带电粒子在该区域内的受力与常规同轴型传输线不同,在这种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由内导体加速向外导体运动,当其运动到电磁场畸变区域时,带电粒子运动轨迹会发生变化,部分带电粒子不会垂直撞击外导体,这些带电粒子在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不会形成周期性震荡,从而降低了二次电子激发的概率,能够提高同轴型传输线的微放电阈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