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灭弧室气压的装置和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209298000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1942793.9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灭弧室气压的装置和断路器,其涉及高压开关制造与设计技术领域,用于控制灭弧室气压的装置包括:具有通道的基座,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基座的上端和下端;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减压阀片,所述减压阀片将所述基座的所述通道的部分进行遮挡;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所述通道中的回气阀片;设置在所述回气阀片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回气阀片能够进行滑动以使所述通道的剩余部分具有封闭或开启两种状态。本申请能够加速开断初期分闸过程中灭弧室内气体压力的建立。

    一种双压力膨胀室灭弧室

    公开(公告)号:CN112289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123397.5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压力膨胀室灭弧室,包括压气室、高压膨胀室以及低压膨胀室,高压膨胀室的体积小于低压膨胀室的体积;压气室内的绝缘气体能够被压入低压膨胀室内。在大短路电流开断过程中,电弧能量较大,高压膨胀室和低压膨胀室吸收较大能量的电弧,建立起足够的压力。在中小短路电流开断过程中,高压膨胀室能够快速吸收电弧能量、建立高压。而低压膨胀室形成压力较低的绝缘气体。在电流过零时刻,高压膨胀室会以较高速度喷射绝缘气体,熄灭电弧。而低压膨胀室会以较低速度,但持续较长时间地喷射绝缘气体,从而进一步熄灭电弧。另外,存在压力差和温度差的两种绝缘气体会形成涡流,从而提升电弧区域的冷却效果,提高灭弧能力。

    一种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09885.0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直流断路器,其换流支路中的触发开关为电力电子式开关,并且,换流支路中的部分器件两端并联有限压电容支路和电压极性翻转支路;电压极性翻转支路用于在直流断路器成功实现一次电流开断之后,在相应预设之间内,控制换流支路中换流电容上的电压极性翻转;限压电容支路用于在直流断路器成功实现一次电流开断之后,在相应预设时间内,控制换流电容上的电压幅值满足再次进行电流开断的换流电容电压幅值要求;从而无需功率较大的供能设备为换流电容充电,仅需一条换流支路即可实现直流断路器的快速重合闸功能,降低直流断路器的成本。

    一种双压力膨胀室灭弧室

    公开(公告)号:CN112289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23397.5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压力膨胀室灭弧室,包括压气室、高压膨胀室以及低压膨胀室,高压膨胀室的体积小于低压膨胀室的体积;压气室内的绝缘气体能够被压入低压膨胀室内。在大短路电流开断过程中,电弧能量较大,高压膨胀室和低压膨胀室吸收较大能量的电弧,建立起足够的压力。在中小短路电流开断过程中,高压膨胀室能够快速吸收电弧能量、建立高压。而低压膨胀室形成压力较低的绝缘气体。在电流过零时刻,高压膨胀室会以较高速度喷射绝缘气体,熄灭电弧。而低压膨胀室会以较低速度,但持续较长时间地喷射绝缘气体,从而进一步熄灭电弧。另外,存在压力差和温度差的两种绝缘气体会形成涡流,从而提升电弧区域的冷却效果,提高灭弧能力。

    一种绝缘拉杆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94793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562307.2

    申请日:2011-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缘拉杆,包括伞群型接头和绝缘杆;伞群型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伞群片和第二伞群片;第一伞群片的直径小于第二伞群片的直径;绝缘杆一端连接伞群型接头靠近第二伞群片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拉杆,通过设置包括至少2个直径不同的伞群片的伞群型的接头,即时改变开断短路电流时产生的高温热气流流向,形成紊流与周围相对冷气体混合,避免高温热气流直接扫略过绝缘杆表面,从而防止对其造成烧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一种快速接地开关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353085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479204.X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速接地开关的布置结构,包括导向座、动触头和外壳;所述导向座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动触头安装于所述导向座中;所述动触头与所述导向座同心;所述快速接地开关的布置结构包括三个固定于外壳上的导向座和三个同心安装于对应导向座中的动触头;三个导向座排布于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接地开关的布置结构,保持快速接地开关中导向座成直线布置,在安装过程中较好的保持导向座与动主触头的对中。

    一种基于人工过零的直流断路器有源回路的布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041488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28217.4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过零的直流断路器有源回路的布局结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能够满足使用时绝缘要求和安装要求。其包括换流模块、吸能模块和绝缘平台;换流模块与吸能模块分别与直流断路器通过电气连接线,且以电气并联方式连接于直流断路器开断装置的进线端及出线端;换流模块与吸能模块分别固定安装于相互独立的绝缘平台之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及产品布置方式,各模块安全独立并可以进行单独设计,能够优化直流断路器装置占地并方便工程安装及检修,从而解决基于人工过零的直流断路器应用于工程设计时的电气绝缘水平以及产品系列化设计的相关问题,为高电压等级采用人工过零技术的大容量直流断路器工程化设计建立基础。

    一种断路器灭弧室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07749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26464.0

    申请日:2011-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断路器灭弧室结构,包括第二绝缘体、第二连接导体、第三连接导体、第三绝缘体、金属壳体和灭弧室;金属壳体上部设有第三绝缘体,金属壳体下部设有第二绝缘体;第三连接导体与第三绝缘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导体与第二绝缘体固定连接;所述灭弧室设置于金属壳体中,灭弧室上端连接第三连接导体,灭弧室下端连接第二连接导体。在不影响断路器常规主接线使用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并非通过绝缘件支撑与金属壳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固定,而将灭弧室的下端和上端从侧面分别通过相关导体固定到上下两个绝缘体上,这样既能有效解决灭弧室操作时热气流对支撑绝缘件的不利影响又能保证灭弧室操作时的机械可靠性。

    一种灭弧室气流导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411935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426309.4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灭弧室气流导向结构,包括动触头、绝缘喷嘴和辅助喷嘴;所述辅助喷嘴套设在动触头上,辅助喷嘴外侧周向设置绝缘喷嘴,辅助喷嘴的喷口与绝缘喷嘴同轴设置,辅助喷嘴的侧壁和绝缘喷嘴之间的间隙形成气体通道;辅助喷嘴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气流导向结构,所述气流导向结构的中心线沿流体方向的延长线不通过辅助喷嘴喷口的轴线,用于灭弧气体在气体通道中经过气流导向结构形成气旋。通过在辅助喷嘴上设置气流导向结构,形成旋流通道,使灭弧气体经过旋流通道时可以产生旋流效果,增加旋流速度和灭弧气体的流通速度,抑制了电弧区域速度滞止区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电弧区域的灭弧介质恢复强度,提高气吹散热灭弧效果。

    一种用于灭弧室疏导气体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89254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814587.5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灭弧室疏导气体的结构,包括通流导体和导流筒,导流筒安装于通流导体内部,通流导体内衔于喷口开口方向灭弧室的末端;所述通流导体为圆筒形结构;通流导体的尾部侧壁有若干第一开孔;导流筒的侧壁设有若干第二开孔;通流导体的第一开孔与导流筒的第二开孔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流导体侧壁的开孔和导流筒侧壁的开孔错位设置,在灭弧室开断电流时,可以有效防止高速高温等离子体直接吹向断路器接地的壳体,并有效延长高速高温等离子的路径,大幅降低了流出通流导体的气流的速度和温度,有效防止热气流直接高速吹向临近灭弧室末端的断路器接地的壳体,避免引起对地击穿放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