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3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14838.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罐式避雷器芯体及GIS罐式避雷器,其中GIS罐式避雷器芯体至少包括两组电阻柱组,且每组电阻柱组均至少包括三个电阻柱,每个电阻柱均包括n个电阻层,n>1,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电阻层均包括层叠布置的多个电阻片,且不同电阻柱的相同电阻层的电阻片数量相同;每相邻两层电阻层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绝缘垫,绝缘垫包括绝缘垫本体、绝缘部和通孔,设置于绝缘部的电阻柱的电阻层和穿过通孔的电阻柱的电阻层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导电连接件用于由电阻柱的上端至下端方向上,依次串联同一组不同的电阻柱的电阻片,以形成螺旋串联电气结构。该GIS罐式避雷器芯体降低芯体的高度及装配难度,还能够有效保证GIS罐式避雷器的电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5998.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阻片耐受能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执行所述方法时,先选取多个电阻片分别获得多个电阻片的初始值;其中,初始值包括参考电压、残压和初始能量值,然后基于设定的能量值对多个电阻片分别进行冲击电流试验得到第i组冲击电流试验结果,循环迭代直至第n组冲击电流试验结果不满足迭代条件,则将第n‑1组或第n组冲击电流试验的能量值作为电阻片的极限能量耐受值。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基于不同的试验结果来开展不同轮次的试验操作,达到了获得不同的波形和和持续时间下避雷器电阻片极限能量耐受值的效果。如此,可以获得各种冲击电流波形与电阻片耐受能量的关系,为电阻片的选择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10807.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避雷器,包括串联叠装的多个避雷器元件,位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由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下端的连接法兰的侧面引出,且与所述连接法兰绝缘,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与监测装置和接地端电气连接;所述避雷器元件包括复合外套和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部的电阻片柱,所述避雷器元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且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的外径大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外径。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和高污秽等级的地区,具有抗震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及重量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04154.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电阻片极限电流的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得各待测电阻片的第一性能参数组,判断是否有待测电阻片因持续运行电压发生异常,若否,则在各待测电阻片上施加初始冲击电流,然后判断是否有待测电阻片发生异常,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各待测电阻片的初始极限电流,判断是否有待测电阻片因先后施加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发生异常,若否,则获得各待测电阻片的第二性能参数组,并基于第一性能参数组和第二性能参数组进行变化率检测,在检测通过的情况下,将初始极限电流确定为各待测电阻片的极限电流幅值。本发明实现了对避雷器所能承受的极限电流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35034.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GIS避雷器,包括避雷器芯体、绝缘子和避雷器壳体,避雷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第二壳体。本方案将用于安装绝缘子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用于安装避雷器芯体的第一壳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以降低避雷器壳体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GIS避雷器的高度;避雷器壳体内填充SF6气体,GIS避雷器可以通过在避雷器壳体内布置多柱并联的避雷器芯体分流能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敞开式避雷器的海上换流平台通过增加敞开式避雷器的并联数量来分流能量的方式,减小了单个GIS避雷器的体积,从而减小了GIS避雷器在海上换流平台占用的空间,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海上换流平台的体积,降低了海上换流平台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0669.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雷器电阻片自动配组机构及避雷器芯体装配装置,避雷器电阻片自动配组机构包括视觉识别组件、第一机械手和控制器,视觉识别组件和第一机械手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视觉识别组件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电阻片的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信息对电阻片完成直流参考电压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电阻片在避雷器芯体的预安装位置,第一机械手能够抓取电阻片,并能够将电阻片放置于预安装位置。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公开的避雷器电阻片自动配组机构,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20287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545800.0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高压避雷器,包括串联叠装的多个避雷器元件,位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由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下端的连接法兰的侧面引出,且与所述连接法兰绝缘,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与监测装置和接地端电气连接;所述避雷器元件包括复合外套和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部的电阻片柱,所述避雷器元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且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的外径大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外径。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和高污秽等级的地区,具有抗震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及重量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20334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2932585.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外套避雷器结构,包括绝缘筒、外绝缘伞套、避雷器芯体、接线端盖和底端盖;接线端盖盖设在绝缘筒的顶端,且与绝缘筒过盈连接;底端盖盖设在绝缘筒的底端,且与绝缘筒过盈连接;避雷器芯体安装在绝缘筒内,且避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盖及底端盖抵接;外绝缘伞套套设在绝缘筒外,且外绝缘伞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线端盖的外壁及底端盖的外壁上。由于绝缘筒与接线端盖及底端盖均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因此,避免了在绝缘筒上开设螺纹导致的绝缘筒强度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515344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2246196.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IS避雷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避雷器芯体(9),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3)及分段壳体(1),所述避雷器芯体(9)设置于所述主壳体(3)内,所述分段壳体(1)上设置有绝缘子(6),所述绝缘子(6)与所述避雷器芯体(9)电气连接;所述主壳体(3)与所述分段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GIS避雷器,主壳体与分段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以便于提高壳体的安装灵活性,避免焊接操作,有效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主壳体与分段壳体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分段壳体进行安装,即,根据产品型号和现场情况选择安装,有效地方便了主壳体与分段壳体的移动及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22126157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23437115.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GIS避雷器,包括避雷器芯体、绝缘子和避雷器壳体,避雷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第二壳体。本方案将用于安装绝缘子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用于安装避雷器芯体的第一壳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以降低避雷器壳体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GIS避雷器的高度;避雷器壳体内填充SF6气体,GIS避雷器可以通过在避雷器壳体内布置多柱并联的避雷器芯体分流能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敞开式避雷器的海上换流平台通过增加敞开式避雷器的并联数量来分流能量的方式,减小了单个GIS避雷器的体积,从而减小了GIS避雷器在海上换流平台占用的空间,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海上换流平台的体积,降低了海上换流平台的建设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