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09815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71761.9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6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重组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构件、雾化分配器与电源供应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可放电间隙。绝缘构件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以隔离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且在绝缘构件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涡漩气体流道,其中第二电极穿过绝缘构件。雾化分配器设置于第一电极及/或第二电极上。电源供应器连接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170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348035.5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 , F24F3/1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与脱附装置及系统,其包括有一导体电极、一除湿体以及一电源。该导体电极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为一粗糙表面。该除湿体具有一第三表面形成于该粗糙表面上。通过提供电源给该导体电极,使导体电极与空气环境间产生均匀稳定微放电现象以产生连续式带电气流。该带电气流形成的电场干扰可以降低除湿体与水分子之间的极性吸引力,使水分子更容易脱离除湿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8415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428416.X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1 , B01D53/0438 , B01D53/06 , B01D53/28 , B01D2253/106 , B01D2257/80 , B01D2259/40083 , B01D2259/4009 , B01D2259/40096 , B01D2259/4508 , B01J20/02 , B01J20/06 , B01J20/10 , B01J20/18 , B01J20/20 , B01J20/3433 , B01J20/3441 , B01J2220/42
Abstract: 一种除湿装置及其通电脱附装置,通电脱附装置包含有一含有钛硅酸盐类的可导电性吸水材料;一含有金属成份或金属成份与石墨混合的导电层,其披附在吸水材料的两侧端面上;一对电极结构,其分别与该吸水材料的两侧相耦接,每一个电极结构具有多个相互绝缘的子电极;以及一电压源,其与该对电极结构相耦接。其利用电极耦接可导电性吸水材料,藉由电流直接导通于可导电性吸水材料,以使可导电性吸水材料产生热能达成脱附效果,进而使得可导电性吸水材料得以维持再次吸附的能力持续运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438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910135262.8
申请日:2009-05-04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耗能脱附装置,其利用电极对吸附材料偶接通电,通过电流直接导通于吸附材料,使吸附材料产生脱附效果,进而使得吸附材料得以维持吸附的能力持续运作。利用该脱附装置可以降低电力消耗以及有效去除吸附材料所吸附的物质。利用前述的脱附装置本发明更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其可提供连续式干燥气流,经由脱附再生吸附材料上所吸附的水份,使该除湿装置可以重复地去除空气中的水份以降低环境的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7022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348035.5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 , F24F3/1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与脱附装置及系统,其包括有一导体电极、一除湿体以及一电源。该导体电极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为一粗糙表面。该除湿体具有一第三表面形成于该粗糙表面上。通过提供电源给该导体电极,使导体电极与空气环境间产生均匀稳定微放电现象以产生连续式带电气流。该带电气流形成的电场干扰可以降低除湿体与水分子之间的极性吸引力,使水分子更容易脱离除湿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302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10084034.8
申请日:2008-03-18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及其再生结构,该装置包括:一冷凝回路,其内具有一循环气流;一除湿体,用于供一气流通过以吸收该气流的水分;一再生部,设置于该除湿体的一侧且与该冷凝回路相连接,该再生部以等离子将该循环气流游离化,使该游离化的该循环气流脱附该除湿体上的水分。通过产生连续式带电循环气流来脱附吸附组件上的水份,取代传统以电热脱附方式的除湿装置。本发明利用带电粒子脱附干燥技术,可利用高能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驱动力及电场,直接改变水分子与除湿结构体间的吸附力,以使水汽由吸附组件上脱附。本发明仅需要低能量即可产生水份脱附效果,因此可降低再生脱附系统耗能,取代传统高耗能的电热系统,大幅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85952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003995.6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耗能脱附方法与装置,其利用电极对吸附材料偶接通电,通过电流直接导通于吸附材料,使吸附材料产生脱附效果,进而使得吸附材料得以维持吸附的能力持续运作。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可以降低脱附所需要的能源,并且可以提升脱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302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810084034.8
申请日:2008-03-18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及其再生结构,该装置包括:一冷凝回路,其内具有一循环气流;一除湿体,用于供一气流通过以吸收该气流的水分;一再生部,设置于该除湿体的一侧且与该冷凝回路相连接,该再生部以等离子将该循环气流游离化,使该游离化的该循环气流脱附该除湿体上的水分。通过产生连续式带电循环气流来脱附吸附组件上的水份,取代传统以电热脱附方式的除湿装置。本发明利用带电粒子脱附干燥技术,可利用高能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驱动力及电场,直接改变水分子与除湿结构体间的吸附力,以使水汽由吸附组件上脱附。本发明仅需要低能量即可产生水份脱附效果,因此可降低再生脱附系统耗能,取代传统高耗能的电热系统,大幅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81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610171761.9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6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重组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构件、雾化分配器与电源供应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可放电间隙。绝缘构件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以隔离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且在绝缘构件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涡漩气体流道,其中第二电极穿过绝缘构件。雾化分配器设置于第一电极及/或第二电极上。电源供应器连接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43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10135262.8
申请日:2009-05-04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耗能脱附装置,其利用电极对吸附材料偶接通电,通过电流直接导通于吸附材料,使吸附材料产生脱附效果,进而使得吸附材料得以维持吸附的能力持续运作。利用该脱附装置可以降低电力消耗以及有效去除吸附材料所吸附的物质。利用前述的脱附装置,本发明更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其可提供连续式干燥气流,经由脱附再生吸附材料上所吸附的水份,使该除湿装置可以重复地去除空气中的水份以降低环境的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