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7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6742.4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系统、雨水储蓄系统以及水质智能监测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收集系统及外墙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系统设置于地下,雨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沉淀池、过滤器及消毒池,沉淀池与雨水收集系统相连;雨水储蓄系统设置于地下,雨水储蓄系统包括蓄水池,蓄水池与消毒池相连;水质智能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经雨水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雨水储蓄系统的水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蓄水装置没有雨水过滤净化系统,极易造成蓄水装置堵塞和收集雨水杂质过多难以使用的现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的使用方法。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观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808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1670.0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景观建筑,所述顶杆转动连接在滑座的一端,所述滑座的另一端连接在放置箱上,所述放置箱内设有花坛,所述放置箱的一端连接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滑动连接有插板,所述连接管连接着水箱,通过在底台上设置斜坡,斜坡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内就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底台上设置有座椅,座椅有人休息时就可使其下移,放置箱就会进行水平活动,放置箱就会移动到一定位置,从而使放置箱内的花草得到光照,放置箱移动时收集的雨水也会进入到放置箱内,从而实现对花草的浇灌,从而使花草可以灵活调节,调节过程中可以得到充足的雨水和光照,从而使其更好的生长。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公开(公告)号:CN220441398U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20170319.3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包括树池主体,所述树池主体外侧设有车行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树池主体内部的两块挡水板;通过所述挡水板分隔的种植区和过滤区,所述种植区设于两块所述挡水板之间;设于所述树池底部的集水区,所述集水区通过第一墙体与所述过滤区连通;以及连通所述种植区和集水区的导水机构。本生态树池中的能够储存雨水的集水区侧面通过具有渗透性的第一墙体与过滤区连通,集水区的顶面通过导水机构连通于土壤层中,使得土壤层在相对干燥的情况下通过海绵块和海绵条将集水区内的雨水自动补水,减少劳动力;树池主体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第一滤砂网连通于过滤区,从而能够将多余的雨水过滤后排入河流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