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双相钛合金构件和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4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5459.4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相钛合金微观组织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强度的方法。本发明先将双相钛合金构件进行预热保温;然后从预热的温度第二加热至β相变点温度,第二保温;再从所述β相变点温度第三加热到β相变点以上5~20℃,第三保温1~120s;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第一构件;将所述第一构件进行时效处理;所述双相钛合金构件的微观组织为等轴组织或双态组织;所述预热的温度在所述双相钛合金构件β相变点以下200~500℃的α+β两相区;所述第二加热的升温速率在10℃/s以上,所述第三加热的升温速率大于20℃/s。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双态或等轴组织界面间的应力集中,提高钛合金构件的抗拉强度。

    一种采用电弧对工件进行快速加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93237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611200699.1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电弧对工件进行快速加热的方法,其将需要加热的两工件两端分别设定为正负两极,两端距离控制在0.1~100 mm距离范围,通电后从零开始增加电流密度,直到开始在两端面之间形成电弧;将电流密度降低为起弧电流密度的1~70%;在电弧均匀后,同时将两夹具上的型材以同样的速率V0mm/s相互靠近,保证两端面之间的相对距离,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与两端相对距离,快速完成表面的加热或重熔。以解决现有加热方式难以实现大规格构件的快速加热,以及大规格构件表面局部区域的快速重熔、快速加热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属于工件加热技术领域。

    一种采用电弧对工件进行快速加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93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0699.1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电弧对工件进行快速加热的方法,其将需要加热的两工件两端分别设定为正负两极,两端距离控制在0.1~100 mm距离范围,通电后从零开始增加电流密度,直到开始在两端面之间形成电弧;将电流密度降低为起弧电流密度的1~70%;在电弧均匀后,同时将两夹具上的型材以同样的速率V0mm/s相互靠近,保证两端面之间的相对距离,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与两端相对距离,快速完成表面的加热或重熔。以解决现有加热方式难以实现大规格构件的快速加热,以及大规格构件表面局部区域的快速重熔、快速加热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属于工件加热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高疲劳寿命的双相钛合金构件和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疲劳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528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66309.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微观组织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疲劳寿命的双相钛合金构件和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疲劳寿命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相钛合金构件进行预热,得到预热件;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0~450℃;所述双相钛合金构件的微观组织为等轴组织或双态组织;利用感应加热,在2~6s内将所述预热件自预热的温度加热至预热件表面的温度在β相变点以上0~50℃且大于β相变点温度,保温10~30s,冷却至室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双相钛合金构件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双相钛合金构件表面交替拉压载荷过程中αp中位错的大量增殖滑移以及在αp和βtrans组织界面上的塞积,提高钛合金构件的疲劳寿命。

    一种变形双相钛合金的组织控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20789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307354.5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双相钛合金的组织控制工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如下:首先把双相钛合金锻态棒料加工成棒状,然后使用MTS万能试验机进行热拉伸处理,变形温度为900℃,变形速率为1mm/s,变形量为6%,达到预定变形量后即终止。然后进行两次退火处理,其具体方案如下:第一次退火温度为750‑850℃,保温30min,空冷;再进行一次480‑520℃的退火处理,保温2h,空冷。本发明工艺不仅可获得均匀、稳定、等轴化的α+晶间β双相组织,使双相钛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强韧综合性能。还解决了双相钛合金在变形后产生的加工硬化,延伸率低,塑韧性差的问题。

    一种获得高性能钛合金不同层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4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07352.6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高性能钛合金不同层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把双相钛合金锻态棒料加工成板状,使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处理。本发明用钛合金为航空航天用TC4钛合金,在加热到β相变点以上温度,以10个冷却速率获得不同片层厚度α组织及其晶粒度,以及其对应的相关力学性能。不仅为材料加工过程提供有利的条件,还为最终制品提供其所需的性能。

    钢丝绳用高碳碳素钢丝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50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214842.8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用高碳碳素钢丝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将直径为2mm~5mm高碳碳素钢丝通过感应加热、电阻炉加热或电接触加热的方式加热到温度为780℃~900℃,并使被加热的钢丝在780℃~900℃的温度下保持10秒~2分钟,然后将其快速放进盐槽中在低于索氏体化温度的盐浴中等温保持1秒~20秒后,再将该钢丝放入索氏体化温度范围的盐浴或铅浴中等温保持20秒~1分钟后取出自然冷却,这样即可完成对该高碳碳素钢丝的索氏体化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能有效细化钢丝的索氏体团尺寸和层间距以及改善层间距的均匀性,其产品具有强度塑性高、抗疲劳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对提高钢丝线材的强塑性和疲劳寿命具有显著作用。

    一种提高高强韧钛合金扭转疲劳性能的嵌套式梯度组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5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1320.8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高强韧钛合金扭转疲劳性能的嵌套式梯度组织的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嵌套式梯度组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超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结合表面超声滚压技术,使高强韧钛合金棒材从表层到心部形成表层纳米梯度组织、片层组织、片层+双态组织和双态组织逐渐过渡的嵌套式梯度组织结构。表层超高强纳米梯度组织是为了提高表面的扭转疲劳裂纹萌生抗力,内部的梯度组织是为了提高扭转疲劳裂纹扩展抗力,从而提高其扭转疲劳性能;嵌套式梯度组织结构的表层为纳米梯度组织、次表层至心部为片层渐变为双态组织。这种高强韧嵌套式梯度组织结构具有表层抗扭转疲劳裂纹萌生、次表层抗扭转疲劳裂纹扩展且心部高强韧的性能特点。

    一种氧化钆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4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420693.2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钆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将GdCl3·6H2O和TbCl3·6H2O加入具有还原性的二乙二醇中,磁力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前驱液,即A品;b.每隔1~2小时向A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加三次,每次加入量相同,加入后得B品;对B品磁力搅拌,合成含Tb3+和氧化钆棒状纳米颗粒的溶液,即C品;c.将C品烘干成粉后,煅烧即得氧化钆粉末成品。本发明通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设备要求低及合成周期短,且合成得到的纳米材料具有纯度高、粒径小、尺寸分布均匀、良好的分散性等特点。

    一种具有高疲劳寿命的双相钛合金构件和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疲劳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52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766309.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微观组织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疲劳寿命的双相钛合金构件和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疲劳寿命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相钛合金构件进行预热,得到预热件;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0~450℃;所述双相钛合金构件的微观组织为等轴组织或双态组织;利用感应加热,在2~6s内将所述预热件自预热的温度加热至预热件表面的温度在β相变点以上0~50℃且大于β相变点温度,保温10~30s,冷却至室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双相钛合金构件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双相钛合金构件表面交替拉压载荷过程中αp中位错的大量增殖滑移以及在αp和βtrans组织界面上的塞积,提高钛合金构件的疲劳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