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44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90913.6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包括集雨面、粗滤装置、弃雨装置、蓄水池和慢滤池,所述集雨面与粗滤装置的集雨槽相连通,所述粗滤装置出水口连通到弃雨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弃雨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到慢滤池的进水口,所述慢滤池的出水口连接到用户的用水管道。本发明将雨水通过粗滤装置、弃雨装置、蓄水池和慢滤池,采用先蓄水后慢滤的过程,避免了储存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降低了蓄水池的出水污染,优化了水质,采用生物慢滤池无需投加混凝剂、消毒剂,水处理过程生态、环保,即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投放工作量建造规模小,造价低廉,并且具有净化效果好、便于就地取材和小型、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1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30901.6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砖砌式生物慢滤池,包括池体、隔板和滤层,隔板横向设置在池体内,且隔板上开设有滤水孔,滤层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池体的出水管,隔板上方的池体内引入有进水管,池体的侧壁为砖头砌筑而成,壁厚为220?250mm,滤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卵石承托层、陶粒层、棕垫层、混合层以及石英砂层,所述混合层为石英砂与果壳活性炭混合填充而成。解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质较差,而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水质净化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并不适用的问题。本发明属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质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45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91275.X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弃雨装置,包括集水箱,集水箱顶面偏下位置设置水平挡水板,水平挡水板封闭凹槽四壁形成弃雨室,弃雨室上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旁设置竖直挡水板,由竖直挡水板隔成出水区和进水区,出水区设置有出水管,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管,弃雨室底部设置有弃雨管,弃雨管上设置有弃雨控制阀。本发明通过弃雨室将初期的降雨分离,剩余部分流入蓄水池中,优化了进入蓄水池中的水质,停雨后将弃雨控制阀打开,放出弃雨室中雨水,使之可以循环利用,弃雨室中雨水可用来浇灌或者供牲畜使用,使用操作方便,且具有在弃雨过程中有无需人工控制、成本低、不需维护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367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23176.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B01D2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式水泥浇筑慢滤池,包括池体、隔板和滤层,隔板横向设置在池体内,且隔板上开设有滤水孔,滤层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池体的出水管,隔板上方的池体内引入有进水管,池体的侧壁为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厚度为9?11cm,隔板上方池体的侧壁厚度为6?8cm,滤层由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沸石/石英石层、粗砂层、第一细砂层、活性炭层和第二细砂层组成,隔板与滤层之间、以及滤层中的各个过滤层之间均铺设有纱网。解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质环境特殊、水质较差、居住分散不利于集中净化水质、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高科技的水质净化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并不适用的问题。本发明属于石漠化地区水质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0565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52789.6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Y02A20/1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旱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及安全工艺,集雨系统的出水管伸在蓄水池内,蓄水池的下侧设置有蓄水池出水口,粗滤池进水口设置于粗滤池的下侧,粗滤池出水口设置于粗滤池的上侧,蓄水池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粗滤池进水口相连通,粗滤池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慢滤池上侧的慢滤池进水口相连通,集雨系统出水端的水平位置高于蓄水池上端的水平位置,蓄水池出水口的水平位置高于粗滤池出水口的水平位置,粗滤池出水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慢滤池进水口的水平位置或二者相持平。通过屋面集雨收集雨水,解决干旱地区的饮用水匮乏的问题,使用粗滤加慢滤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对微污染饮用水进行先蓄后滤,可以解决农村人畜水污染问题。本发明属于水资源收集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4468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90913.6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包括集雨面、粗滤装置、弃雨装置、蓄水池和慢滤池,所述集雨面与粗滤装置的集雨槽相连通,所述粗滤装置出水口连通到弃雨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弃雨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到慢滤池的进水口,所述慢滤池的出水口连接到用户的用水管道。本发明将雨水通过粗滤装置、弃雨装置、蓄水池和慢滤池,采用先蓄水后慢滤的过程,避免了储存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降低了蓄水池的出水污染,优化了水质,采用生物慢滤池无需投加混凝剂、消毒剂,水处理过程生态、环保,即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投放工作量建造规模小,造价低廉,并且具有净化效果好、便于就地取材和小型、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3677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23176.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B01D2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式水泥浇筑慢滤池,包括池体、隔板和滤层,隔板横向设置在池体内,且隔板上开设有滤水孔,滤层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池体的出水管,隔板上方的池体内引入有进水管,池体的侧壁为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厚度为9-11cm,隔板上方池体的侧壁厚度为6-8cm,滤层由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沸石/石英石层、粗砂层、第一细砂层、活性炭层和第二细砂层组成,隔板与滤层之间、以及滤层中的各个过滤层之间均铺设有纱网。解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质环境特殊、水质较差、居住分散不利于集中净化水质、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高科技的水质净化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并不适用的问题。本发明属于石漠化地区水质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1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30901.6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C02F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0 , C02F2003/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砖砌式生物慢滤池,包括池体、隔板和滤层,隔板横向设置在池体内,且隔板上开设有滤水孔,滤层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池体的出水管,隔板上方的池体内引入有进水管,池体的侧壁为砖头砌筑而成,壁厚为220-250mm,滤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卵石承托层、陶粒层、棕垫层、混合层以及石英砂层,所述混合层为石英砂与果壳活性炭混合填充而成。解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质较差,而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水质净化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并不适用的问题。本发明属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质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4662550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66033.8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弃雨装置,包括集水箱,集水箱顶面偏下位置设置水平挡水板,水平挡水板封闭凹槽四壁形成弃雨室,弃雨室上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旁设置竖直挡水板,由竖直挡水板隔成出水区和进水区,出水区设置有出水管,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管,弃雨室底部设置有弃雨管,弃雨管上设置有弃雨控制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弃雨室将初期的降雨分离,剩余部分流入蓄水池中,优化了进入蓄水池中的水质,停雨后将弃雨控制阀打开,放出弃雨室中雨水,使之可以循环利用,弃雨室中雨水可用来浇灌或者供牲畜使用,使用操作方便,且具有在弃雨过程中有无需人工控制、成本低、不需维护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364966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20839064.6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B01D2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式水泥浇筑慢滤池,包括池体、隔板和滤层,隔板横向设置在池体内,且隔板上开设有滤水孔,滤层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池体的出水管,隔板上方的池体内引入有进水管,池体的侧壁为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隔板下方池体的侧壁厚度为9-11cm,隔板上方池体的侧壁厚度为6-8cm,滤层由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沸石/石英石层、粗砂层、第一细砂层、活性炭层和第二细砂层组成,隔板与滤层之间、以及滤层中的各个过滤层之间均铺设有纱网。解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质环境特殊、水质较差、居住分散不利于集中净化水质、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高科技的水质净化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并不适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漠化地区水质净化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