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6707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232757.8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和配置方法。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8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335563.0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代志强 , 杨立 , 张延镇 , 王国龙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张龙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发明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35563.0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代志强 , 杨立 , 张延镇 , 王国龙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张龙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发明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07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32757.8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和配置方法。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668885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418105.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张龙 , 杨立 , 代志强 , 王国龙 , 张延镇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04651852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293884.4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G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组成;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985276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504560.0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IPC: F16B4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海拔地区铁塔用底脚螺栓的防护结构,包括浇筑于底脚螺栓外部的水泥防护帽,底料螺栓外侧水泥防护帽的厚度大于60mm,水泥防护帽的外侧涂有防潮液层,防潮液层的外侧罩有防护罩。以解决现有的常规底脚螺栓防护帽结构针对高海拔地区使用效果不理想,容易失去防护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属于铁塔防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64334.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卓娅 , 文屹 , 杨涛 , 范强 , 邓松 , 欧阳广泽 , 张迅 , 黄军凯 , 魏延勋 , 曾晶 , 刘忻 , 张洋 , 叶华洋 , 罗鑫 , 颜康 , 张啟黎 , 丁江桥 , 赵超 , 曾蓉 , 陈佳胜 , 陈晨 , 郑友卓 , 蒋理 , 席光辉 , 吴欣 , 吕乾勇 , 赵强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变电多源立体协同动态监测的设备受损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设备上的传感器接收到的监测数据;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多源设备的监测数据评估设备受损情况,并更新历史数据和异常指标;在所述监测数据出现波动时,调度多源设备的监测数据评估设备受损的变化情况。降低人力成本和人工评估的失误,能够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测,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可能的受损信息。及时发现和评估设备的受损情况,从而为维护和维修提供决策支持。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功能和在灾害中的受损概率,为每个传感器设定相应的权重,从而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49639.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卓娅 , 文屹 , 范强 , 杨涛 , 曾癸森 , 叶华洋 , 魏延勋 , 刘忻 , 曾晶 , 张洋 , 陈佳胜 , 吴建蓉 , 黄军凯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赵圆圆 , 袁娴枚 , 赵强飞 , 郑友卓 , 赵超 , 沈春和 , 席光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灾害监测用一体化视频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端的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顶板,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套,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监测部件;当在暴雨天气时,可以促使侧板可以对摄像头的两侧进行遮挡,以此确保摄像头在暴雨大风天气时,依然可以进行清晰的监测,并且往复滑动的刮板可以对摄像头进行不断的清洁,使摄像头正常的进行监测工作,雨停止后,最终会收回侧板,使摄像头进入正常的监测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0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2981.2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卓娅 , 文屹 , 邓松 , 欧阳广泽 , 张迅 , 吕黔苏 , 王冕 , 范强 , 吴建蓉 , 黄军凯 , 罗鑫 , 颜康 , 张啟黎 , 丁江桥 , 赵超 , 代吉玉蕾 , 肖书舟 , 彭赤 , 余昌皓 , 曹雷 , 杨涛 , 曾晶 , 涂心译 , 万金金 , 梁源晨 , 郑友卓 , 蒋理 , 席光辉 , 吴欣 , 高正浩 , 吕乾勇 , 魏延勋 , 赵强飞
IPC: G06V10/764 ,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26 , G06F40/289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LIP模型的地质灾害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地质灾害图像分类领域,包括收集地质灾害相关的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对CLIP模型进行预训练,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集输入至CLIP模型,对数据进行特征整提取和编码;衡量图像特征向量和文本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通过最大化相似对和最小化不相似对,对特征向量行相似度训练,并训练CLIP模型使其逐渐学习到图像和文本的共享特征空间;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验证和调参,验证完毕后输入新的地质灾害图像,对地质灾害类型进行预测。本发明训练后的CLIP模型能够对地质灾害图像和相关文本的联合表示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