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87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3105.4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烤烟地膜方锥形孔移栽方法及其地间栽种后结构包括以下步骤:a、在用于种植烟草的在地垄上开设方锥形烟苗栽种孔;方锥形烟苗栽种孔的锥尖部位与漂浮育苗盘的基质孔大小与形状相同;b、将利用漂浮育苗盘培育的烟苗放入方锥形烟苗栽种孔内;c、盖膜。本发明通过在地垄上开设方锥形的栽种孔,这种形状的栽种孔下端能与漂浮育苗盘的育苗杯形状相匹配,这样在栽种烟苗时就可直接将其放置在栽种孔内,省去了常规栽种时的扶苗、培土工序,避免了人手对烟苗的灼伤;采用深孔栽种不仅效果好于打大窝栽种和搭小拱棚栽种,而且可以避免打大窝和搭拆小拱棚工序,即用常规地膜、常规铺法即可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202364597U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20528655.8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烤烟地膜方锥形孔地间栽种后结构,它包括用漂浮育苗盘培育的带基质烟苗(1)和地垄(2),其特征在于:在地垄(2)上开设有方锥形烟苗栽种孔(3),在方锥形烟苗栽种孔(3)内设有与之锥底部分能够配合的带基质烟苗(1),在地垄(2)上覆盖有地膜(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垄上开设方锥形的栽种孔,这种形状的栽种孔下端能与漂浮育苗盘的育苗杯形状相匹配,这样在栽种烟苗时就可直接将其放置在栽种孔内,省去了常规栽种时的扶苗、培土工序,避免了人手对烟苗的灼伤;采用深孔栽种不仅效果好于打大窝栽种和搭小拱棚栽种,而且可以避免打大窝和搭拆小拱棚工序,即用常规地膜、常规铺法即可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42875.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预热燃烧式烤烟房,包括加热室,在加热室内设置有燃油供热装置,所述燃油供热装置包括:燃油储存箱;抽油预热机构,包括油泵、缓冲油箱、预热管道、加热装置,油泵将燃油泵出到缓冲油箱中,从预热管道中流出被加热装置加热;燃烧器,包括喷油管体、燃烧管体、点火器和鼓风装置,喷油管体接收从预热管道输送过来的燃油,并将其喷出燃烧产生火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腔体,燃烧管体的所述燃烧喷口端延伸入散热腔体内,由散热腔体将燃烧器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加热室内,以提供烤烟房烘烤烟叶所需热量。本发明燃油燃烧供热只需在现有烤烟房基础上进行改造即可,改造成本较低,且不会受到用电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910842875.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预热燃烧式烤烟房,包括加热室,在加热室内设置有燃油供热装置,所述燃油供热装置包括:燃油储存箱;抽油预热机构,包括油泵、缓冲油箱、预热管道、加热装置,油泵将燃油泵出到缓冲油箱中,从预热管道中流出被加热装置加热;燃烧器,包括喷油管体、燃烧管体、点火器和鼓风装置,喷油管体接收从预热管道输送过来的燃油,并将其喷出燃烧产生火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腔体,燃烧管体的所述燃烧喷口端延伸入散热腔体内,由散热腔体将燃烧器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加热室内,以提供烤烟房烘烤烟叶所需热量。本发明燃油燃烧供热只需在现有烤烟房基础上进行改造即可,改造成本较低,且不会受到用电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5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610657690.7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Inventor: 杨颜 , 付继刚 , 邹光进 , 杨静 , 杨秀春 , 蔡翼杨 , 肖慈平 , 张继 , 龙秋蓉 , 潘和平 , 杨静 , 黄清忠 , 黄浩 , 蒋辉倩 , 王定斌 , 杨先权 , 杨通隆 , 包正元 , 田景先 , 邓瑞康
IPC: A01K67/033 , A01G22/45 , A01M2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蚜茧蜂持续放蜂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A、在烟田搭建繁育棚,棚内栽培K326烤烟品种;B、待棚内栽培的烟株长到8‑10片有效叶时,在烟株上接蚜繁育烟蚜;C、待棚内烟株上的烟蚜繁育量达到2500‑3000头/株时,按蚜蜂比50:1的蚜茧蜂量接入蚜茧蜂,以寄生烟蚜繁育蚜茧蜂;D、当繁育出蚜茧蜂后便可通过繁育棚上的放蜂口持续放蜂,以达到防控烟蚜危害烟叶的目的;装置繁育棚包括拱形框架和覆盖在拱形框架上的防虫网,拱形框架一端较另一端高,较高一端顶部设有放蜂口,在放蜂口上也覆盖有防虫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特别利于烟蚜的繁育,同时可实现快速、持续的放蜂。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5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57690.7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Inventor: 杨颜 , 付继刚 , 邹光进 , 杨静 , 杨秀春 , 蔡翼杨 , 肖慈平 , 张继 , 龙秋蓉 , 潘和平 , 杨静 , 黄清忠 , 黄浩 , 蒋辉倩 , 王定斌 , 杨先权 , 杨通隆 , 包正元 , 田景先 , 邓瑞康
IPC: A01K67/033 ,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蚜茧蜂持续放蜂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A、在烟田搭建繁育棚,棚内栽培K326烤烟品种;B、待棚内栽培的烟株长到8-10片有效叶时,在烟株上接蚜繁育烟蚜;C、待棚内烟株上的烟蚜繁育量达到2500-3000头/株时,按蚜蜂比50:1的蚜茧蜂量接入蚜茧蜂,以寄生烟蚜繁育蚜茧蜂;D、当繁育出蚜茧蜂后便可通过繁育棚上的放蜂口持续放蜂,以达到防控烟蚜危害烟叶的目的;装置繁育棚包括拱形框架和覆盖在拱形框架上的防虫网,拱形框架一端较另一端高,较高一端顶部设有放蜂口,在放蜂口上也覆盖有防虫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特别利于烟蚜的繁育,同时可实现快速、持续的放蜂。
-
公开(公告)号:CN106553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30584.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IPC: B65B6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6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烟盒打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输送带和打码机,所述输送带采用两条间隔的皮带,中间设置有间隙,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所述打码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位于输送带下侧,打码头向上正对缝隙。本发明将打码机安装在输送带下侧,打码头朝上打码,因条烟盒下侧面与皮带接触,靠条烟盒的自重,能够将底侧表面保持平整,从而实现打码机打码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上向下打码存在的因条烟盒不平整出现的打码效果差的问题,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打码操作方法简单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65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53062.1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烟地土壤改良及卫生、2)烟地实行控氮增密、(3)烟蚜茧蜂的繁殖释放、(4)在烟地安置昆虫性诱捕器、(5)喷施生物农药。本发明通过对烟地土壤的改良,对烟地实行控氮增密技术,释放烟蚜茧蜂,设置昆虫性诱捕器、以及喷施生物农药等技术手段的结合,达到了对烟草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极大地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892330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726051.5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浸式育苗盘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单元包括消毒箱和两第一导轨,两第一导轨相对间隔安装于消毒箱的两侧壁上,两第一导轨的相对面上设有第一导槽;输送单元包括支架、第一驱动机构、两第二导轨和第二驱动机构,支架安装于消毒箱的上方,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两第二导轨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两第二导轨的相对面上设有第二导槽,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两第二导轨上下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将置于两第二导轨内的育苗盘推出至两第一导轨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毒箱内安装第一导轨,同时配套可上下移动的第一导轨,以及可水平推出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实现育苗盘在消毒液内的沉浸式消毒,保证消毒时间,提高消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928789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170968.3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IPC: A01G9/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装置,包括面板,在所述面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育苗杯,所述育苗杯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所述育苗杯的杯底是封闭的,由于透水孔是设置在育苗杯的外面周围的,因此采用本装置育苗时喷施在育苗杯中的水肥液不会因重力向下浸透而从底部的排水孔快速流出,水肥液可在杯中保持较长时间,多余的水肥液会从杯体外面周围的透水孔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育苗,使育苗过程中的液相与气相统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