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卸荷开口的密封环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457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80011495.1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为了提出一种尽可能简单且紧凑地构造的、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并且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密封环(14),根据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个环分段(14a)上、优选在每个环分段(14a)上设有至少三个卸荷开口(25),所述卸荷开口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出发延伸直至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或延伸直至所述环分段(14a)的第二轴向环端部(RE2),其中,所述卸荷开口(25)分别具有汇入到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中的第一卸荷开口端部(25a),其中,在圆周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卸荷开口(25)的第一卸荷开口端部(25a)以卸荷开口周向间距(z)相互间隔开地设置,其中,第一卸荷开口端部(25a)在轴向方向上相比于第二轴向环端部(RE2)更靠近第一轴向环端部(RE1)并且以卸荷开口轴向间距(x)与第一轴向环端部(RE1)间隔开地设置,所述卸荷开口轴向间距在环分段(14a)的轴向环宽度(RB)的4%至20%之间。

    具有倾斜式卸荷开口的密封环

    公开(公告)号:CN1133662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80011433.0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为了提出一种尽可能简单且紧凑地构造的、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并且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密封环(14),根据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个环分段(14a)上设有至少一个卸荷开口(25),所述卸荷开口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出发延伸直至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或延伸直至环分段(14a)第二轴向环端部(RE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卸荷开口(25)的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邻接的至少一个区段朝第一轴向环端部(RE1)的方向倾斜或者弯曲。

    具有磨损开口的密封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831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80011521.0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为了提出一种尽可能简单且紧凑地构造的、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并且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密封环(14),根据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个环分段(14a)上设有至少一个磨损开口(27),所述磨损开口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或第二轴向环端部(RE2)出发朝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磨损开口(27)的磨损开口端部(27a)在环分段(14a)的径向方向上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间隔开间距,所述间距最高为在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之间延伸的径向环高度(RH)的40%,其中,所述磨损开口端部(27a)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环端部(RE1、RE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环端部(RE1、RE2)间隔开。

    具有磨损开口的密封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831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80011521.0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为了提出一种尽可能简单且紧凑地构造的、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并且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密封环(14),根据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个环分段(14a)上设有至少一个磨损开口(27),所述磨损开口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或第二轴向环端部(RE2)出发朝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磨损开口(27)的磨损开口端部(27a)在环分段(14a)的径向方向上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间隔开间距,所述间距最高为在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之间延伸的径向环高度(RH)的40%,其中,所述磨损开口端部(27a)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环端部(RE1、RE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环端部(RE1、RE2)间隔开。

    具有卸荷开口的密封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7457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80011495.1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为了提出一种尽可能简单且紧凑地构造的、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并且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密封环(14),根据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个环分段(14a)上、优选在每个环分段(14a)上设有至少三个卸荷开口(25),所述卸荷开口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出发延伸直至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或延伸直至所述环分段(14a)的第二轴向环端部(RE2),其中,所述卸荷开口(25)分别具有汇入到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中的第一卸荷开口端部(25a),其中,在圆周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卸荷开口(25)的第一卸荷开口端部(25a)以卸荷开口周向间距(z)相互间隔开地设置,其中,第一卸荷开口端部(25a)在轴向方向上相比于第二轴向环端部(RE2)更靠近第一轴向环端部(RE1)并且以卸荷开口轴向间距(x)与第一轴向环端部(RE1)间隔开地设置,所述卸荷开口轴向间距在环分段(14a)的轴向环宽度(RB)的4%至20%之间。

    用于活塞杆的刮油环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251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0889624.6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刮油环(2)能够实现密封装置(12)的刮油环(2)的数量减小,避免油泄露到缸(10)中,能够实现刮掉的润滑油充分地排出以及通过刮油环(2)避免活塞杆(7)的表面损坏,根据本发明的刮油环在径向内周面上具有多个分别带有刮擦边缘(15)的密封区段(14),密封区段通过内周槽(16)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在刮油环(2)的周边上设置至少一个凹槽(18),所述凹槽至少部分地从刮油环(2)的第一轴向环端部(E1)延伸到刮油环的第二轴向环端部(E2)并且至少局部地在与所述刮油环的轴向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刮油环(2)的外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排放口(19),所述排放口与至少一个内周槽连接,以将刮掉的油从内周槽排出。

    具有倾斜式卸荷开口的密封环

    公开(公告)号:CN113366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80011433.0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为了提出一种尽可能简单且紧凑地构造的、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并且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使用条件的密封环(14),根据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个环分段(14a)上设有至少一个卸荷开口(25),所述卸荷开口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出发延伸直至径向位于外部的外周面(23)和/或延伸直至环分段(14a)第二轴向环端部(RE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卸荷开口(25)的与环分段(14a)的径向位于内部的内周面(18)邻接的至少一个区段朝第一轴向环端部(RE1)的方向倾斜或者弯曲。

    用于活塞杆的刮油环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25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89624.6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刮油环(2)能够实现密封装置(12)的刮油环(2)的数量减小,避免油泄露到缸(10)中,能够实现刮掉的润滑油充分地排出以及通过刮油环(2)避免活塞杆(7)的表面损坏,根据本发明的刮油环在径向内周面上具有多个分别带有刮擦边缘(15)的密封区段(14),密封区段通过内周槽(16)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在刮油环(2)的周边上设置至少一个凹槽(18),所述凹槽至少部分地从刮油环(2)的第一轴向环端部(E1)延伸到刮油环的第二轴向环端部(E2)并且至少局部地在与所述刮油环的轴向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刮油环(2)的外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排放口(19),所述排放口与至少一个内周槽连接,以将刮掉的油从内周槽排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