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寒区使用的新式快熟发酵罐

    公开(公告)号:CN118496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27752.3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寒区使用的新式快熟发酵罐,属于有机肥发酵罐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内侧设有罐体内层,罐体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提升机,螺旋提升机靠罐体上方的一端外侧套设有一号减速机,一号减速机和罐体之间且靠近螺旋提升机外侧设有送风加氧蜗室,罐体内槽靠近螺旋提升机的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返料锥盘,螺旋提升机靠近返料锥盘上方段位置外侧套接有导风盘,罐体顶部设有投料口,罐体内层内壁嵌有热水套,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特定低温环境下以外加温保温条件下缩短有机肥生产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螺旋垂直提升物料经由返料锥盘返回,提升返回循环搅拌使菌种物料混合发酵。

    一种高效抑制作物病原真菌的秸秆低温降解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9704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69829.7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抑制作物病原真菌的秸秆低温降解菌及其应用,该秸秆低温降解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D3,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D3可以用于秸秆还田。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D3来源于冬季稻田土壤,能够适应低温环境,在15℃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酶活性,室外低温下对水稻秸秆的降解率达到28.15%,有效解决了低温下秸秆降解菌产酶活性低、秸秆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该菌株对水稻和玉米多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稻曲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斑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率也均达到70%以上,能够抑制作物秸秆中残留的病原真菌,有效避免了秸秆还田后病害加重的难题。

    一种秸秆快速腐熟微生物菌剂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2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1976.2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秸秆快速腐熟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微生物菌种10‑30%、营养物质5‑15%、载体40‑70%、稳定剂2‑4%、PH调节剂1‑2%、酶制剂1‑2%、植物生长调节剂1‑2%。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中存在营养物质、稳定剂、PH调节剂、酶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通过营养物质有助于微生物菌种的快速繁殖和高效代谢,从而提高菌剂的整体效果;通过稳定剂可保持菌剂的稳定性和活性,防止菌剂在储存和运输,有助于延长菌剂的保质期;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更加的健壮和高产,这些菌剂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免疫力,从而全面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种玉米种植器及种植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99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00562.1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器及种植方法,包括车体和种植机构,种植机构包括输送组件、辅助组件、第一视觉传感组件、第二视觉传感组件、蓄电池组、主控模块和车盖,车体具有苗槽、种苗通道和主仓体,且种苗通道与苗槽连通,输送组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输送组件位于苗槽的内部,两个辅助组件分别与车体固定连接,第一视觉传感组件与车体固定连接,第二视觉传感组件与车体固定连接,蓄电池组与车体固定连接,主控模块与车体固定连接,车盖与车体铰接,且车盖盖合主仓体。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适用于玉米苗的种植,并实现对玉米苗的精准种植,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玉米苗的种植效率。

    一种双层深施的玉米高效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790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85761.0

    申请日:201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一次深施的玉米高效施肥方法,是在春季玉米种植时,将肥料按比例分两层一次深施于土壤。不同土层肥料用量配比分别为:100%磷肥+16%~19%氮肥施于表层土壤下5~7cm处,81%~84%氮肥+100%钾肥施于表层土壤下14~15cm处。该方法能够满足春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具有简易、省工的特点,并具有降低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一种土壤耕层快速改造装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4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11966.9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耕层快速改造装备,涉及土壤改造技术领域,包括装备主体,所述装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平整板,所述装备主体和平整板之间设置有提升组件和合页,所述装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配重组件、减速器和装备固定架;一种土壤耕层快速改造装备,通过在装备主体和平整板之间设置提升组件,方便讲平整板底部的高度进行抬高,从而进行土壤平整高度的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无需停机,省时省力,通过在装备主体的上端设置配重组件,方便对装备主体进行配重,保证旋耕刀在旋耕过程中可以顺利进行土壤的切割,通过在辅助架和旋耕刀之间设置拆装组件,可进行旋耕刀的快速拆卸更换。

    一种玉米种植打孔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0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4490.5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种植打孔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滚轮、移动电源、驱动电机、小齿轮、安装架、转动轴、大齿轮、凸轮、两个滑轨、滑动块、多个第一刺杆、两个弹簧和推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小齿轮转动,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用于使转动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挤压滑动块,使其向下移动,滑动块下方的多个第一刺杆用于打孔,在土壤上刺出孔洞,两个弹簧用于回弹拔出刺杆,推杆用于方便人为推动;本装置体型更小,方便移动和转移,同时购买和使用成本更低,适合小型分散农田种植打孔,从而解决了现有农业机械体型大使用不便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精量简化的水稻高效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6627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176330.8

    申请日:201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肥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精量简化的水稻高效施肥方法。施肥方法为在稻田泡田前,将所有肥料作为基肥均匀撒施田面并结合旋耕将肥料混入耕层7~10cm,然后泡田、拉板整平,整个生育期不需再追施任何肥料;或将质量百分比65-80%的无机氮肥和所有的磷钾肥作为基肥,均匀撒施田面并随旋耕将肥料混入耕层7~10cm,剩余的无机氮肥在分蘖末期或孕穗前期将全部追施,整个生育期不需再追施任何肥料。本发明方法能够满足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特别是能够保证水稻前期养分供应,具有简易、省工的特点,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作用。

    一种配置秸秆颗粒还田功能的深旋机

    公开(公告)号:CN221488272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607456.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置秸秆颗粒还田功能的深旋机,包括安装板、曲型架和储料箱;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气缸,所述连接气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曲型架设置在连接套的内部,所述曲型架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旋耕叶片;所述储料箱设置在曲型架的顶部,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补料口,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定量放料泵,所述定量放料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部设置有播撒口;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高量秸秆颗粒还田,达到增加土壤深度和快速培肥土壤的目的。

    一种稻蟹共生养殖废弃物碳氮去向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351490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017699.6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蟹共生养殖废弃物碳氮去向分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抽离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碳氮去向分析装置主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液态检验箱,所述分离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挤压组件,所述分离箱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料仓。该稻蟹共生养殖废弃物碳氮去向分析装置,启动第一气缸使挤压板对稻蟹排泄物进行固液分离,启动第二气缸将蟹排泄物推至固态检验筒内,碳氮去向分析装置主体对固态检验筒内部的稻蟹排泄物进行碳氮去向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