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52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0932.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于现有体液葡萄糖检测传感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金属负载生物质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取自身存在杂原子的生物质材料经碳化后与金属无机盐通过热解方法形成复合材料。生物质材料碳化后能够实现碳材料的杂原子自掺杂过程,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子转移速率及离子插入能力;复合材料中碳材料的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金属纳米颗粒,防止金属纳米粒子团聚;而纳米尺寸的金属粒子又能够提供更多的活化位点,支撑碳材料的多孔结构,防止高温时碳孔隙的坍塌。该复合材料利用金属元素对葡萄糖的特异催化活性,可制成性能优良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大大节约了材料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264585.X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C07D24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含水介质中制备多取代喹喔啉的光催化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方法以R1‑取代喹喔啉和R2‑取代苯甲酰甲酸为原料,将光催化剂、氧化剂、添加剂和含水溶剂置于反应管中,于蓝光光照条件下室温照射12h,得到产物多取代喹喔啉衍生物。本发明采用了铱配合物作为光敏催化剂,在含水介质中直接进行脱羧酰基化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为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80404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1106043.7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C07D405/0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可逆检测活体内亚硫酸氢盐/过氧化氢中的应用,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探针具有式1所示结构,式1中,R为‑CH3、‑CH2CH3、‑CH2CH2CH3、‑CH2CH2CH2OH或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探针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专一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生理pH、细胞毒性低的优点,能够可逆检测由亚硫酸氢盐和过氧化氢调控的氧化还原平衡,特别是实现了可逆检测活体内由亚硫酸氢盐和过氧化氢调控的氧化还原平衡,填补了现有荧光探针应用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易控,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198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540556.3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种既能定量检测水样品中又能显像生物体内氟离子的探针试剂,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探针在Gd(III)基造影剂Gd‑DO3A上引入荧光基团,Gd(III)能与氟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且选择性高、吸附能力强;本发明还提供了探针的应用方法,用于定性和定量检测水中或生物体内氟离子;以及向生物体的皮下注射探针,通过磁共振成像的T1‑加权磁共振造影图监测生物体选定区域的氟离子。该探针不仅克服了单模态探针技术的固有局限性,使不同探针技术的优势得到互补,而且实现对水样中和活体内氟离子专一性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15111.2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复杂物中目标物的三角形优化方法,属于色谱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在SMB分离体系中目标物的干扰组分,并赋予干扰组分浓度,然后建立单柱理想色谱模型,通过逆法获得SMB分离单元的目标物和干扰组分的吸附等温线,更接近色谱过程动态特性,并由此获得快组分A、慢组分B的表观吸附系数,控制SMB的II带和III带相对流率比mα在快组分A、慢组分B的表观吸附系数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能够优化非线性SMB分离目标组分和干扰组分的操作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54971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17240.7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B03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高效磁选低品位铁矿粉体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磁选部件包括:磁体、隔板和尾矿接收器,用隔板和尾矿接收器构建选别空间,进行干式磁选后,再进行湿式磁选。本发明先使铁矿粉体在磁体的作用下于隔板另一侧生成“磁团聚体”和“磁链”,再使磁体在固定的隔板上进行往复运动,由此延长分选时间,且使铁矿粉体产生“排挤作用”、“抛甩作用”,进而显著提高磁选选别能力。对于铁品位为30.81%、粒度‑75μm 75%的低品位铁矿,选别后获得铁品位为68.13%,铁回收率为74.08%的铁精矿,该精矿符合烧结作业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22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482157.7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C07C213/08 , C07C215/28 , B01J31/02 , C07C201/12 , C07C205/19 , C07C205/16 , C07C205/09 , C07C205/32 , C07C253/30 , C07C255/36 , C07B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手性氨基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遴选并合成手性配体以制备手性催化剂。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N,N'-双[(1S)-2-羟基-1-芳基乙基]-1,4-苯二甲胺,其结构式为: 或者化学名称为:N,N'-双[(1S)-2-羟基-1-芳基乙基]-1,3-苯二甲胺,结构式为: 该方法以苯二甲醛和L-氨基醇反应制备中间产物N,N'-双[(1S)-2-羟基-1-芳基乙基]-1,4-苯二甲亚胺,中间产物在硼氢化钠的还原作用下合成双手性氨基醇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应用,双手性氨基醇化合物与铜离子配位结合,加入到芳醛与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46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12253.5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蚀性铁基非晶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兼有高耐蚀性、高非晶形成能力以及优异磁性能。该合金材料的化学式为FeaCobSicBdPeCfMog,其中,a、b、c、d、e、f、g为各对应组分原子的质量百分含量,60≤a≤80,5≤b≤12,5≤c≤10,7≤d≤13,3≤e≤8,1≤f≤4,0≤g≤7,且满足a+b+c+d+e+f+g=100。该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原料;熔炼,冷却成合金锭;去除表面杂质;制备成铁基非晶合金薄带或者铁基非晶合金棒材;去应力退火。本发明FeCoSiBPCMo合金系中控制其组成含量接近共晶点,易于形成密堆结构,非晶形成能力强,并且同时获得高耐腐蚀性和优异磁性能,能够作为电磁器件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68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83911.9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C2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选铁矿的磁化焙烧再磁选的方法,其特征是用氨气还原难选铁矿为磁化铁矿,再经磁选获得铁精矿。该反应温度低,能耗低;反应时间短,效率高;温度为500℃时,在非旋流悬浮状态下,实现闪速磁化焙烧铁矿,克服现有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的细粒物料流态化损失大,设备复杂的弊端,无碳磁化,并获得理想分选指标,铁品位为27.90%的原矿经过氨气还原磁化磁选后得到铁品位为65.83%,铁回收率为90.91%的铁精矿。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02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65396.1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辽宁科技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能够低成本、高效准确的检测水体环境中酚类化合物。该检测方法包括:制备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玻碳电极的检测端表面沉积有聚硫堇分子,聚硫堇分子外表面偶联一层戊二醛薄膜,在戊二醛薄膜外侧键合酪氨酸酶分子;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以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根据酚类化合物浓度与还原电流的线性回归方程,测定待测溶液中的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本发明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抗干扰性强。
-
-
-
-
-
-
-
-
-